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匯率博弈火藥味有些變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9 00:20:58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中國經濟導報刊載作者楊川梅的文章指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議題涵蓋經濟外交等多領域,從已有的兩次對話來看,人民幣匯率、貿易保護主義、高新技術出口管制、知識產權等話題都是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必打之牌”。尤其是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方歷來“攻勢”明顯。然而,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進入到第三輪之際,相比去年對話前美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今年的火藥味已不那麼“嗆人”,雙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博弈似乎開始發生微妙變化。

  從2005年中美雙方展開戰略對話、2006年展開經濟對話,直到2009年將這兩個對話合併升級為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之間的對話平台在雙方經貿關係中,起到了一定的“潤滑劑”作用。但既是“對話”,必有分歧。中美間借助對話平台,在某些領域向對方“增壓”不可避免。事實上,儘管雙方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一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互相傾聽,加深了解,共同構建戰略互信,但在涉及各自的核心關切問題時,雙方卻一點也沒有遮掩。借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一平台,在某些領域“進攻”對方已經是這一機制形成以來的常態。

  一直以來,雙方在金融領域中的分歧在這一平台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也最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如同“規定”動作,美國方面往往會在在對話前夕就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開始表態。

  上屆對話於2010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當年1月,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公開要求人民幣升值;當年3月奧巴馬再次演講,要求人民幣調整匯率,同時,美國130名眾議員聯名要求人民幣升值;當年4月美國財政部通過了將中國列為“人民幣操縱國”的結論。中方則一直堅持中國將按照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完善人民幣匯率政策。去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幾乎把雙方近年來的匯率之爭推向頂峰,也一度把中美雙邊關係拉入谷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