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垃圾圍城”困擾中國城市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9 06:32:19  


處理能力的嚴重不足,讓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為垃圾尋找新的出路。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5月8日載文《中國的垃圾圍城與城市化之困》,摘要如下:

  作為中國首都的北京,近30年來曾多次因遇到困局而引發“遷都之議”,最早是80年代的“風沙緊逼北京城”,經多年西部治沙和“三北”造林,算是緩解;其後是90缺水之患,北京嚴重的缺水,終以“南水北調”、周邊保障暫過難關;2000年以來,首都成“首堵”,北京路修得多,但人不少車更多,北京由擴路、限行到現在的限售車,各種招都想盡,現在還沒治出名堂,最新的麻煩,就是垃圾圍城。

  北京現在住著3000萬人口,僅生活垃圾就日產量近2萬噸,而北京的垃圾日處理能力只有1萬2700噸,大量的垃圾只好拉到郊區去填埋。目前北京的人口還在增加中,北京的垃圾量也以年增8%的速度增加。北京周邊,有近千座垃圾填埋場,整個北京城實際上是被垃圾填埋場包圍著。目前近郊的幾大填埋場在明年行將填滿,大多數在五年之內填滿。這還沒有計算在城市大拆大建之下,每年將有上千萬噸建築垃圾、工業垃圾。也就是說,北京將出現垃圾無處堆放、無法處理的困局。

  問題不只出在北京,上海、廣州之類大城市,有著同樣的困惑。中國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無垃圾堆填設施,目前堆存著約70億噸垃圾,垃圾堆放佔用土地逾5億立方米,每年為此要用掉約300億元人民幣。

  垃圾圍城的問題,直觀上看是因為人口的急劇增加、經濟的急速發展,北京由800萬人口,增加到3000萬人口,沒用多少年,人多了生活垃圾跟著多,經濟發展太快,特別是像北京這樣把城市拆得差不多像重建,生產的建築垃圾量,最後把自己都市圍堵出垃圾山,一點也不奇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