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利比亞僵局日深 美國受長期考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6 00:34:48  


利比亞陷入僵局,不論卡扎菲是否下台,留給美國和利比亞的都是一堆難題。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實習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隨著美國和北約對利比亞的干預日益加深,利比亞的權力平衡似乎有向叛軍傾斜的趨勢。那麼,這意味著叛軍的勝利指日可待了嗎?美國和北約發動戰爭的目的就要達到了嗎?還是意味著,一場更加持久和膠著的戰爭即將開始?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日前刊文分析了利比亞的狀況,以及美國和北約下一步將會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文章稱,現在的情況對卡扎菲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儘管叛軍的實力不會使他們輕易地走向投降之路。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利比亞的軍隊從來就不是一流的作戰聯隊。然後,真正的危險在於叛軍本身沒有能力來控制整個國家免於陷入更多的戰爭,包括那些會致使大量平民死亡的城市巷戰。

  簡言之,如同在伊拉克戰爭中,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西方世界可以實質上地完成“政權更替”。問題的核心是這是否符合我們做這件事的整體利益,這樣的利益是否值得這樣的代價。而伊拉克的事實很明顯地證明了戰爭所帶來的利益完全不值得如此巨大的投入。這樣的結論只要你不是頑固地保守分子或是狂熱的布什追隨者,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得出。在伊拉克,根本沒有發現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薩達姆與基地組織之間也沒有聯繫,而這場戰爭卻花費了超過1萬億美元甚至更多的經費,數萬人死亡(其中包括4500個美國人),上百萬的難民因此離家失所。而這一切是為了什麼?很大意義上,只是為了提高美國在伊朗的影響力和戰略地位而已。

  而在利比亞,則存在相同的基本問題。恐怕很少有人會認為卡扎菲家族有能力管理這個國家,同樣,也很少有人會為他的下台而悲傷。但是,假如叛軍勝利,那麼政權更替所帶來的好處值得這些代價嗎?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已經報告,美國已經花費了大約75億美元。這對於美國國防部的標準來說不算是很多,但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這也是不小的數目。而更麻煩的是利比亞本身的代價:北約和美國的干預是為了避免有可能發生的“人道災難”,但我們現在取得的成果卻只是幾場不堪的國內戰爭,而數千人已經因此而喪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