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監管重負”
除了上述三大銀行,其他銀行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摩根大通和瑞信銀行近日就收到了SEC的傳票, 因為美國最大的債券保險商MBIA起訴摩根大通以及瑞信銀行,聲稱它們沒有履行共同負擔住房抵押債券損失的義務,在當初打包住房抵押貸款進行證券化的時候有欺詐行為。
投資人起訴銀行要回損失,銀行的監管部門跟進,這似乎成為近兩年來的一種慣性模式。
“作為投資者來說,有很多眼睛來看金融機構,他們會感到更安全。但是對金融機構來說,我挺同情它們的。經常會有不同的監管者來監管,監管者之間也沒有協調。”加拿大帝國銀行的執行董事盧菁在接受採訪時說,“銀行的監管者很多,紐約州的總檢察長辦公室也是其中之一。美國證監會、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美聯儲都可以起訴它們。金融機構有很多的"婆婆",它們都想聲稱自己的工作很有成效,這給金融機構帶來了很多負擔。這就是我們過去說的"監管負擔"。”
據了解,聯邦和州監管機構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經提交了數起民事訴訟。最突出的一樁訴訟是SEC對高盛提起的,高盛的首席執行官和相關的前僱員被請到國會山,在電視轉播鏡頭前接受議員們的質詢。
投資人的訴訟僅限於賠償損失,而監管者的訴訟則要求銀行另外交付罰金。最終高盛於2010年7月15日同意支付5.5億美元來了結此案,其中3億美元作為罰金交給SEC,剩下的2.5億美元交給投資人作為他們損失的賠償。
另外,監管者的訴訟可以完全獨立於投資人提起的訴訟。投資人和解撤訴,不代表監管機構沒有權力繼續追究。
“以前有美銀與兩房之間對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化時出現問題的和解協議,但是和解協議對紐約州總檢察長沒有效力。所以他們可以另起爐灶,做自己的調查。”盧菁說。
5月3日,對銀行沒有直接監管權的司法部也加入了起訴大軍。負責起訴的司法部曼哈頓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在長達48頁的訴狀資料中指責德意志銀行及其收購的下屬MortgageIT公司“不計後果地挑選一些違規抵押貸款,不顧借款人是否有足夠的償還能力”,多次欺騙美國聯邦住宅管理局,虛報其發放的抵押貸款品質,從而誤導聯邦住宅管理局,使其相信這些貸款符合保險發放標準,由此獲得美國政府相關擔保,從而造成美國政府支付了高達數億美元的保險賠償費。司法部要求德意志銀行賠付3倍於損失金額的賠償金,此外還要求德意志銀行就欺詐行為繳納懲罰性賠償金和罰金,總數超過10億美元。
“這些訴訟可以促使管理層在評估並購交易的時候更多考慮到法律風險,執行更加完善的盡職調查。無論是美銀還是德銀,這些被起訴的問題都是下屬子公司被收購前完成的,現在都要它們來賠付。”上述貸款證券金融分析師告訴記者。
專家表示,從政治角度來說,政府部門想做點事,從而顯示自己的重要性。無論是德意志銀行的官司還是最新的紐約州總檢察長調查,最終,還是可能重復老的套路:銀行們想避免麻煩,就付一筆錢和解,但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