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民進黨應重建兩岸核心理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9 10:14:35  


民進黨未能與時俱進建立新的兩岸核心理念,民進黨人只得被動應付,並要求參與權力交換。
  中評社台北5月19日電/在華府演講時提到“澳門模式”引起島內軒然大波的台灣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回台後一再強調他是以“新台灣國策智庫”身分出訪的個人意見,但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卻又儼然代表民進黨發言說:“以前民進黨沒有接受一中原則、也不承認九二共識,未來也不可能接受。”他還相信:“如果民進黨有機會上台執政,可能會有更好的談判模式,找到共產黨、民進黨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 

  旺報今天社評指出,吳釗燮這種既以個體、又以集體,既否定、又肯定的說法,究竟是吳釗燮個人的邏輯有問題,還是整個民進黨的邏輯都出了問題? 

  怎麼說呢?吳釗燮既然表明“澳門模式”是以個人身分提出,卻又代表民進黨說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難道在華府的吳釗燮跟在台灣的吳釗燮並非同一人?而且他既然是以集體的身分表述民進黨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卻又以個人身分相信民進黨若重新執政,一定可以找到民、共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談判方案。這不是既否定“九二共識”,又肯定民、共一定可以找到談判的方案嗎? 

  這其實是民進黨人共同的邏輯矛盾現象,以高雄市長陳菊為例,她為了舉辦高雄世運,以高雄市長身分親自前往北京、上海訪問,並受到禮遇。但高雄世運辦完以後,在2009年八八水災後又以個人身分請來達賴喇嘛祈福,爾後又放映疆獨首領熱比婭的紀錄片,這種忽左忽右、忽集體、忽個體的情況,也難怪大陸已不知道該如何與民進黨人交往。 

  現在陳菊又主動表示願意與大陸交好,她強調在“平等對待”的前提下,不會拒絕與大陸往來,若獲大陸邀請,願意隨高雄市議會參訪團赴大陸行銷高雄。 

  高雄市“觀光局長”陳盛山也說,如果高雄機場不增班、增航線,小港機場只有“關門”,而且屆時還要率南部四縣市政府及觀光業者北上抗議,顯見在大陸資源源源進入台灣大情勢下,陳菊團隊期望強化大陸連結的急切之情。 

  在吳釗燮和陳菊身上看到民進黨人這種忽左忽右,忽個體、忽集體的飄忽現象,只能說民進黨已失去“創黨精神”,剩下的只是權力和利益的軀殼。民進黨的創黨精神是“民主”與“台獨”,現在“民主”已實現,“台獨”不可行,近年兩岸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平發展進程,民進黨未能與時俱進建立新的兩岸核心理念,民進黨人只得被動應付,並要求參與權力交換。 

  在西方成熟民主國家,政黨之間的權力和利益交換是正常現象。在政黨政治運作中,雖然並非所有的利益和權力交換都符合正義,但在交換過程中,任何政黨或個人都不會得到超額利益,因而符合正義,這種交換從主體上說是自由決定的,從客觀上說也是等值的交換。 

  對民進黨而言,“九二共識”是國民黨與共產黨交換的結果,民進黨並沒有參與那協商,因此並非正義的權利交換。相反地,正因民進黨堅持不接受“九二共識”,民進黨、國民黨和共產黨才有可能重新建立共識,這對民進黨來說,才是正義性的交換。 

  但國民黨和大陸方面已經建立了對“九二共識”的共識,而且非要民進黨接受。面對兩岸新情勢,民進黨卻未能建構新的兩岸理念,只得以忽左忽右,忽個體、忽集體方式應付。 

  問題是,民進黨既然成為只追求權力與利益的“空殼政黨”,又如何跟大陸有堅定的意識型態的政黨謀求“共識”呢?這當然是民進黨最大困境所在。 

  就以民進黨“總統”初選時,3個候選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就呈現3種論調,一個自身都無法統一共識的政黨,怎麼去跟2個已經取得“九二共識”的政黨,再去談新的共識呢?吳釗燮只能壯膽說出:“如果民進黨有機會上台執政,可能會有更好的談判模式,找到共產黨、民進黨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然而,過去民進黨執政8年都找不到了,未來就一定找得到嗎?這顯然是吳釗燮的詭辯。而陳菊反反覆覆的作法,仍未能取得大陸的諒解,現在又要求大陸在“平等對待前提下”,讓她再赴大陸訪問,這也是失去核心理念政黨才會有的表現。 

  民進黨不管接不接受“九二共識”,唯有先重建自己的兩岸核心理念,才有可能跟大陸對話,否則都只是詭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