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愛台灣非少數人或特定政黨專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0 09:27:50  


  中評社台北5月20日電/三年前,馬英九發表就職演說,全民見證“中華民國”二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成就;三年後,馬英九走出凱達格蘭大道南下舉行中外記者會。馬英九的行動,顯示出他對這次講話的重視,當然,也顯示他對自己未來半年競選連任的強烈企圖心。 

  馬英九在記者會中,除了提出將台南機場列為第九個兩岸直航機場,並特別提出“世代正義”,年輕人未來就是台灣的未來,他並強調,愛台灣不是少數人或特定政黨的專利,從過去經驗看,“鎖國”造成衰敗,開放才能帶來興旺,只有為下一代累積更好的基礎,才是真正愛台灣。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這正是我們一貫主張,並呼籲朝野政治人物不要為了選舉利害,以割裂式的政治語言,傷害多數台灣人民的感情。因為,每一個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沒有不愛台灣的,台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原鄉,我們的成就、下一代的茁壯,都得依附於台灣的繁榮發展。 

  回憶二次政黨輪替前的場景,台灣陷入陳水扁貪腐的沉痛,國際支持因為八年烽火外交而空前低迷,整體經濟形勢停滯,馬英九以超高選票當選,完全反應民眾期待一個政治清廉、經濟開放、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的前景。 

  三年來,馬政府波折起伏不斷,從全球金融海嘯、經濟衰退到莫拉克風災,重創“劉內閣”,緊接著還有H1N1新流感的衝擊,幾無一絲喘息空間。在艱難的處境中,馬政府全面推動兩岸三通直航,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兩岸和平讓兩岸交流空前密切,某種程度緩和了金融海嘯的傷害,兩岸並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兩岸經貿合作寫下新頁;在爭取國際空間上,馬政府成功地讓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稱,成為世衛組織觀察員的身分,更創下一百一十四國免簽證的亮麗成績。凡此種種,都不是民進黨一句“馬政府傾中”的扣帽子言論所能抹殺。 

  另根據研考會三月分的追蹤,馬英九四百多項政見,預估包括“已完成”和“執行中具階段性成果”者,其落實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不論是“國民年金”、勞保年金、五都改制、政府組織再造乃至公教課稅、開徵奢侈稅等,無一不是過去討論多年毫無進展的大工程。 

  然而,這些成績卻沒辦法讓馬英九維持當選時的超高人氣,甚至在三年內大大小小的補選中,重新執政的國民黨屢嘗敗績。即使走過金融風暴,台灣的全球競爭力在洛桑管理學院的評比中,躍進到第六名,“無感復甦”卻仍是多數民眾朗朗上口的用詞,何以至此? 

  就兩岸外交面看,馬政府已經在台灣處境維艱的國際現實下,開啟一個最好的局面,不必擔心反對黨所批評的“主權向中國大陸傾斜”,相反的,馬政府還要深刻思考,是否在推動兩岸政策時太過左支右絀,以至形式協議遠勝過實質進展?隨便舉例,諸如開放陸資來台要嚴管,開放陸生來台三限六不,甚至連台生赴大陸就讀,都不能比照國外求學予以兵役緩徵。 

  從內政上看,五都改制連在反對黨眼裡,都彷彿是鬧劇一場,迄今五都都還在磨合適應中;明年初即將實施的“行政院”組織再造,各部會如何重新拼裝,無人不憂心忡忡;二代健保終於通過,卻付出犧牲了一位署長的代價;國光石化爭議喊停,卻沒人稱許馬英九的魄力;甚至馬英九個人提名的重大人事案無一不引起爭議和風波。 

  種種類別不同的重大政策,都推動了,得到的批評卻都比肯定要多,原因一點都不複雜:第一,政府相關部門沒有規畫完全的配套;第二,有配套者卻無信心,不敢全力施為,以至妥協折中而變了貌;第三,政府首長缺乏政策辯護的能力和勇氣;第四,馬英九仍習於內圍決策,未能在政策推出前廣徵意見,以至總是爭議發生才急於滅火。 

  馬英九是難得正派的政治領袖,正派不是軟弱,更非無能。既對台灣方向和發展有明確抱負,就應該勇於實現,而非拘泥於框框條條讓“國家”藍圖因此模糊;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至少三成五的人屬必然反對係正常現象,決策前廣為徵詢意見,最後形成主見,要求政府團隊齊心齊力,是領導者的基本條件,期許馬英九:堅定信心,落實領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