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故宮之“撼”看中國之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0 10:18:40  


5月13日,故宮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贈送錦旗。
  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日本新華僑報》5月20日載文《從故宮之“撼”看中國之痛》,摘要如下:

  中國的故宮和長城一樣,在外國人眼裡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現實象徵,但近來這所世界聞名的博物院因“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等一系列是非風波而深陷輿論漩渦,被抨擊為“不知羞恥,無知之極”,幾近斯文掃地,尤為發人深思。

  中國大陸故宮“多重門”緣起展品被盜,本已暴露了號稱“京城第一保衛處”的嚴重漏洞和失位,但博物院領導卻“喪事喜辦”,給擒賊破案的北京公安送錦旗,轉移新聞視綫。孰料,錦旗上“撼祖國強盛,衛京都泰安”格外刺眼,“撼”字為“捍”字之誤,且兩字涵義正好相反,堂堂故宮鬧出了低級笑話。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故宮相關負責人擺出“君臨天下俯視衆生”的威姿,非常給力地辯稱“撼”字沒錯,“顯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軍難’中‘撼’字使用是一樣的。”輿論嘩然,語言學家痛斥“厚重論”愚弄公衆,媒體則嘲諷“沒文化”的故宮“撼倒全中國”。

  盡管“嘴硬”的故宮後來不得不道歉了,但這份諉責於保衛部門“擅作主張”而領導“基本不知情”的道歉聲明如一地雞毛,無人相信。媒體“宜將剩勇追窮寇”,“會所門”曝光發酵,央視主持人曝故宮的建福宮已被改成一個頂級富豪獨享的私人會所,涉嫌違反文物保護,謀利斂財。故宮博物院從斷然否認到被迫承認,始終支支吾吾,遮遮掩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