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俄羅斯油荒真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5 00:43:32  


俄羅斯這個世界第一儲油和產油大國,竟然出現了全國性的油荒。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刊載文章說,近來,習慣了能源福利的俄羅斯人驚奇的發現,即便他們現在願意付出高價,也買不到油了。這個世界第一儲油和產油大國,竟然出現了全國性的油荒。一些地區的私營加油站被迫關閉,羅斯石油和俄氣石油等壟斷國企直屬的加油站也要求每輛車每次加油不得超過20升。

  2004年尤科斯案後,普京發動了對能源領域的國有化運動,重新實現了國企對能源行業的壟斷。按照官方說法,這樣做的另一個目的是確保能源企業不再以逐利為本,而要充分考慮到對社會的貢獻。和交通、糧食、水資源企業一樣,能源企業的首要責任也是為全體國民提供福利和公共產品價廉物美的汽油供應。因此,當這些拿著可媲美於華爾街高管薪水的能源國企負責人不僅沒有向政府要求的那樣保證汽油的穩定供應,而且還“串通一氣,共謀策劃”了全國性的油荒,以便為其今後大幅提價製造充分理由時,普京終於震怒了。

  在他的直接指示下,俄檢查機構和反壟斷局宣布對羅斯石油、俄氣公司等俄羅斯能源巨頭展開新一輪調查。因執行限價令不力,在年初的調查中,上述企業已被罰款7億多盧布。此次更為嚴重的“共謀”罪名一旦成立,企業面臨的罰款將是一個天文數字。俄能源部還宣布,取消對羅斯石油、BP石油和蘇爾古特石油在新開發的東西伯利亞油田的出口優惠政策。主管能源事務的副總理謝欽召集俄境內所有油企總裁,要求他們至少確保在五月不向國外出口成品油。上述舉措引發這些油企股價大幅波動,但在向普京匯報後,謝欽仍明確表明了俄政府的態度:為保證國內市場供應,政府限制出口的政策將持續至少一個月,提高石油出口稅的政策可能會持續到6月底,取消東西伯利亞油氣田石油出口優惠的政策,將一直持續到油價達到並超過俄石油收入預算水平。美元走強後,國際油價在每桶110美元徘徊,仍低於俄羅斯政府期望的115美元每桶的石油收入預算平衡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