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前首席經濟學家:IMF不應由歐洲政客執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6 11:18:49  


法國財長拉加德宣佈參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一職。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過去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現在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的拉詹(Raghuram Rajan)周三投書金融時報指出,IMF下任領導人不應由現任政客出任。台灣工商時報引述該文,主要內容如下。

  由政客,特別是歐洲政客來執掌IMF,乍看很有道理。IMF多項大型計劃都在歐洲進行,想凝聚歐洲國家共識,IMF秘書長必須能讓歐洲領導者信任。他或她也需要了解歐洲政治微妙之處,以避免徒勞無功。

  有能力的候選人可能把該職務視為通往政治救贖之路,或是想晉升更高權力地位的跳板。這也是政客擔任IMF秘書長是不智選擇的主因。該機構旨在推行強硬政策,以整頓財政管理不當的國家,而不是讓政客贏得人氣競賽。

  當IMF與政客共謀提議政治上可行計劃時,IMF身為國家改革者的角色就已經失敗。它並沒有對相關國家公民、私人債權者,與提供IMF基金的國家納稅人盡責。唯有當IMF成為政客指責的代罪羔羊,而非寵愛對象時,它才能更稱職扮演其角色。

  通常為某國設計、用來恢復財政秩序的計劃,雖然獲得IMF上層協議通過,不過卻缺乏大眾支持。當IMF企圖凝聚不存在的政治共識時,其實是讓自己陷入險境。這應該是由當選的政客,來充當說服選民的角色。

  如果選民如果沒有被說服,上層任何共識都可能破裂。希臘與愛爾蘭的紓困計劃遭困,很大程度上是IMF在歐元區凝聚的共識,無法讓政客去說服本國選民,像是德國或希臘。

  或許最大危機是讓有政治野心人執掌該機構。一個可以分派近1兆美元資金的人,若因個人或所屬國家競選考量而做出決定,卻不用直接面對全球納稅人,才是最嚴重風險。

  這並非意味IMF下一任秘書長應該是沒有任何政治敏感度的人。過去歷史顯示,IMF歷任最佳領導人都是擁有領袖魅力的科技官僚,並獲得優秀經濟學家的支持。幸運的是,全球有許多優秀科技官僚,都曾在央行或政府內部任職,而且表現亮眼。例如巴西的弗拉格(Arminio Fraga)、南非的曼紐爾(Trevor Manuel)、印度的阿魯瓦里亞(Montek Ahluwalia)或是新加坡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都是不錯人選。

  但這也帶來另一個同樣重要問題,一旦歐洲理事會不再閉門欽點自己人後,新的任命要如何安排?最透明過程是由政府部長與央行總裁組成,負責管理IMF的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設立選舉委員會。由該委員會提出候選人名單,再由IMF會員投票選出。

  名單人選不應限於美歐,仍有逾六分之五的世界人口可以選擇,這也釋出重要訊息,即世界經濟領導人認知全球經濟平衡正在改變。

  隨“其他地區”崛起,全球經濟治理更形重要。如果西方政客要其他地區承擔他們的責任,與讓我們的多邊機構系統具有合法性,首先就是要放棄對權力的壟斷。不然,即使是最能幹的政治領袖,儘管高調討論改革,但卻無法說服民眾,世界已經不一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