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商戰深陷“欺詐門”映射誠信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0 14:45:43  


漫畫:聯合利華頂風漲價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日本新華僑報》5月29日載文《中國商戰亂象映射誠信危機》,摘要如下:

  如今的中國商界負面新聞、惡性事件接連不斷,從知名商場“折扣陰謀”、家電巨頭“預存金額陷阱”到超市大碗“促銷遊戲”,從奶粉被下毒、饅頭被染色、豬喂瘦肉精到袋裝北京烤鴨成“黑心鴨”……

  中國政府價格主管機構剛剛以“預謀漲價”罪名向聯合利華開出200萬元的最高額罰單墨汁未幹,這家日化品牌巨擘旗下的一些產品便悄然提價,顯示出“你罰你的,我漲我的”的頂風作案勁頭兒。“詐”彈頻飛的商戰亂象,令中國消費大眾困惑和警覺。

  其實,早在今年春節前後,國際零售大鰐家樂福、沃爾瑪等因玩“價簽戲法”被處罰,社會輿論一時嘩然。有報道說,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大型商場幾乎都有涉足“冒險遊戲”。諸如虛構原價折扣、返券促銷價高於原價、低價標簽高價結算、誤導性價格標示等行為已是商家“常規武器”。

  更令人震驚的是,被曝光的商家及欺詐行為只是“冰山一角”,查獲的多系“慣犯”,多屬“窩案”,更多“詐”彈高手還在玩“潛伏”。

  狼煙四起的中國商戰遊戲深陷“欺詐門”。儘管一些價格欺詐行為很愚蠢,也很容易得罪消費者,但不論商界大腕新銳,也不論本土國外品牌,都樂此不疲,而且在“東窗事發”後態度傲慢,或“與我無關”,或“認罰不認錯”,很少有認真積極的整改態度和行動。這才是問題的本質,其中隱藏著社會商業環境、商業倫理和誠信體系的大面積缺憾與潰敗。

  商業欺詐愈演愈烈,與政府“監管麻痹症”直接相關。監管部門失職、缺位、不作為,使商家有了寬鬆的“作案”環境,他們敢於以身試法,“試”的就是監管到底有多“麻”(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