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峽不妨借鑒日本福島教訓重新檢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1 08:25:27  


5月22日拍攝的水位下降後的三峽大壩夜景。按國家防總要求,三峽水庫加大下洩力度。5月20至22日,三峽水庫水位下降近1米,為中下游抗旱增加補水6億多立方米。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日本新華僑報》5月31日載文《中國三峽不妨借鑒日本福島教訓重新檢證》,摘要如下:

  乾旱,乾旱,持續的乾旱。河床裸露,禾苗枯死,幾百萬人口陷入飲用水告急的境地。中國拉響了國家級乾旱黃色預警,長江中下游正在遭遇60年來最大範圍乾旱。此時此刻,更多人們開始在此議論三峽大壩。

  坦率而言,中國政府興建三峽大壩,儘管動工前就議論紛紛,但它也是經過科學以及科學家論證的產物,並非是拍拍腦袋就輕易上馬的工程。如今,三峽工程集發電、抗洪、航運三位一體的功能於一身,也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但是,時代是發展的,社會是進步的,科學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地突飛猛進的。當年的科學論證,畢竟是一種“紙上談兵”,能否接受實踐的檢驗,才能確定其是否具有真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眼前的乾旱,特別是面對眼前人們對三峽大壩的質詢,是否對生態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是否對地質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是否對人文產生了不當的影響?對於這些,有關方面的負責人以及專家,在回答的時候,或者是給人一種“死扛”的印象,鐵嘴鋼牙地表示“與三峽大壩沒有用任何關係”,或者是支支吾吾,王顧左右而言他。5月18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指出,三峽工程在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對民、對國負責任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