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媒:中國或采高技術阻美刺探解放軍潛艇情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1 14:05:19  


資料圖:美國海軍監測船。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據《環球時報》編譯日本“外交家”網站5月29日刊文稱,海上安全,尤其是東海和南海的安全,仍然是中國、美國、日本和其它國家的重要議程,各方需要通過對話解決海上衝突。過去兩年發生的事情加劇了這些國家間的緊張關係,從而促進了官方和非官方對話;這其中就包括上海社科院與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共同舉辦為期兩天的會議。上海會議引發的爭論立即顯示了對話的價值,但同時也暴露了對話的局限性。

  日媒文章稱,5月初,中國和美國官員試圖通過高層對話建立脆弱的海上合作機制;這很好的反映了國家利益引發的衝突和不充分理解帶來的衝突之間的差別。眾所周知,對話不一定能夠改善國家利益引發的衝突,但卻能幫助緩解不充分理解引發的衝突。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專家李楠教授認為,面對國家利益引發的衝突,對話實際上會減少信任。就像中國解釋其積極防禦或“反介入”和“區域拒止”戰略一樣。當美國試圖向中國解釋“海空戰”理論時,對話可能也會同樣效果不佳。儘管該理論仍然模糊,常被描述用於針對類似伊朗這樣的敵人、試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樣的情況;卻可能引發北京對其中包含更大政策的擔憂。

  此外,因為正式出現在2010年2月發布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之中,許多中國人認為,“海空戰”理論實際上是個戰略而非只是一個概念。類似的,中美兩國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著根本不同的解讀;一個主要的差異就是是否允許外國軍隊在本國200海裡經濟專屬區內進行軍事活動,或者進行軍事活動。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不斷增長的自信導致其對經濟專屬區觀念的擴展,以及將外軍可以在經濟專屬區內進行軍事活動的概念狹隘化。這些活動必須是和平的,而中國一些人並不認為非軍艦進行的情報搜集活動是和平的。另一方面,美國不僅主張此類信息搜集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還認為自己有義務經常探測經濟專屬區,以維護全球公海自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