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排華法案道歉案反映美國華人覺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0 11:27:26  


圖為當日華裔衆議員趙美心(右)、衆議員比格特中和衆議員考夫曼在提交議案前召開記者會。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5月26日同時宣布提出跨黨派決議議案,要求國會正式承認一百多年前通過的排華法案有悖人權,並為此道歉,這引發美國各地華人社團的積極響應。美國《僑報》6月9日刊發評論分析指出,美國華人進入了一個新覺醒、新奮起、新聚力的歷史時期。 
 
  原文摘錄如下:

  參眾兩院同時宣布提出跨黨派《排華法案道歉案》決議案,要求國會正式承認20世紀前後通過的一系列法律違反了旅美華人基本民權,並表達歉意。目前,國會通過的前景未明,但也呈現前所未有亮色,較易通過的是以regret(遺憾)代替華人普遍希望的apologize(道歉)。為免涉及撥款問題增加困難,華人放棄索賠,只爭取道義勝利。美國華人進入一個新覺醒、新奮起、新聚力的歷史時期。

  新覺醒最重要標誌是,充分意識到華人在美國應立法求平等公正地位。華人普遍認為:政府一聲道歉,一方面表明其正視歷史的態度,勇於承認過去的錯誤,對不公正之事做出懺悔;另一方面也使公眾認識歷史真相,給華裔一個公正評價。

  華裔目前已成為美國第四大少數族裔,但成就貢獻與歷史傷疤、潛伏危機形成強烈對比。要求立法道歉並非加劇矛盾,而要努力化解矛盾,謀求民族平等、和諧相處,但症結是美國社會必需正視歷史和現實。美國作為一個“以自由人權為立國精神”的國家,國會沒有理由拒絕為這樣曾經長達60年之久的種族歧視和侵犯人權的法案道歉。

  美國華人的新奮起,提高到以立法伸張人權的新高度。

  美國華人歷史泰鬥麥禮謙在其著作《從華僑到華人》中指出,1849年至1882年,大量華工無限制入境,參加美西開拓工作。給華人製造身心深重傷疤的,正是1882年國會通過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針對某一族群制定的限制移民法案《排華法案》,在長達60 年,連同其他歧視法案,嚴重違反基本人權。 直到二戰美國需要中國幫助時,才撤銷排華法案。該污點至今仍殘留在美國移民配額制度中。麥禮謙的啟發是:在美國若逆來順受,遇到不平而不會反抗,則只會被視為弱者。此次華人社會奮起,一掃弱者之風,發出了強烈的伸張人權之聲。

  趙美心眾議員一再聲明:“華人不僅建設了橫跨我們國家的鐵路和基礎設施,也為了像我這樣的後代取得成功而照亮前行的道路。為了爭取更好生活機會,他們面對歧視並奮鬥終生。這段歷史在美國華人靈魂深處留下永久的傷疤。”提出立法道歉將提醒大家,美國必須是一個包容而不是排斥的國家。

  美國華人來源﹑背景大不相同,往往很難在一些政治立法議題上溝通合作。但是,無論同輩或父輩﹑祖輩深受《排華法案》之傷害,對社會地位和生活境遇都有切身之感,因此有頗多共同感受和共同語言。

  2010年,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花三個月時間起草請願書並征集簽名,又邀請美華協會﹑美洲同源總會﹑美國華人歷史協會﹑中華會館等組織的負責人和代表進行商討。這是華人全國性組織第一次聚首商討政治性立法性議題。其後130 多個全美社團簽名,簽名活動仍在繼續。這是華人力量的大聚合。

  本次聚力還有一個顯著點,華人社團、廣大華裔與華裔官員溝通、呼應與配合。昔日受辱的華人,如今已是美國政壇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一個半世紀以來華人社會孕育了他們,他們正發揮力量,回饋華人社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