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美分歧的真相 對話交流至關重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2 00:47:11  


 
  首先,中國人真的搶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嗎?在過去30年裡,美國的製造業不斷地走下坡路,看似中國於此不能完全脫離幹系,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基地,“世界工廠”的稱號聞名已久。美國的某些諸如iPhone之類的高科技產品就是在中國組裝的,美國人的錯誤觀點就在於他們認為這些就業機會是被“搶”走的。Michael Schuman 認為,其實不然,中國人在這件事情上唯一的錯誤在於他們需要錢,他們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工作。

  低端製造業向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轉移是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不可逆轉的趨勢。美國低端製造業的衰落早在中國開始市場化改革之時就已初現端倪了。20世紀60年代開始,低端製造業開始向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以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區轉移,今天中國內地的許多服裝、電子產品和玩具企業也是隨著上述國家和地區內部工資水平上漲而轉移到中國的。簡而言之,如果這些企業不去中國,同樣會去其他工資水平不高的國家,比如印度尼西亞、印度等,中國是這一產業轉移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但不是美國就業形勢惡化的罪魁禍首。

  其次,中國對貨幣政策的操控傷害了美國經濟嗎?人民幣的匯率是由中國政府管制的,或許較低的人民幣匯率水平賦予了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額外的競爭優勢。在美國國內,較為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的貨幣政策造成了其對美貿易的巨額順差,從而影響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然而,人民幣升值並不能完全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從2005年至今,人民幣已累計升值27%,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仍然在不斷增長,從2005年的2020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2730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