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鐵礦石定價權之戰 中國被逼出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3 09:49:26  


比推出鐵礦石價格“中國指數”更重要的,是本土鋼鐵產業必須加速整合。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有人把世界鐵礦石市場比作一個擂台,擂主就是三個“超級霸王”:力拓、必合必拓和淡水河穀。這幾年,國際鐵礦石價格飛上了天,這三家國際礦業巨頭的名字,普通人也幾乎耳熟能詳了。它們控制了全球70%的鐵礦石貿易額,牢牢掌控著市場定價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面對壟斷性的上游原料市場,下游的鋼鐵生產廠家雖憤憤不平,卻總是沒有推出像樣兒的“挑戰者”。擂台下面,那些數量龐大的鋼鐵生產企業中,“中國隊”人數最多,總產量也最大,可話語權最小,掙到的利潤也最微薄。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石均價為157.6美元/噸,同比增長57%。按同期鐵礦石進口量2.3億噸計算,僅鐵礦石漲價一項,中國鋼鐵業就多付出近132億美元(按照6.5∶1的匯率折算,合人民幣857億元)的成本。

  與此同時,1~4月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僅實現淨利329.8億元,同比下滑2.12%。77家統計對象中,有8家出現虧損,虧損面10.4%。算起來,中國鋼鐵業多花的成本,竟是自身利潤的2.6倍。

  一位業內人士感慨:“擂台下面的長工們拼命地幹,可掙的錢,還不夠給擂台上面的‘霸王’們交租子呢。”

  官方的表態比較溫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羅冰生說,目前的鐵礦石價格“處於一種天價的狀態”,這是不可能持久的,他還說“人為炒作”是價格高起的原因。

  這不是什麼新聞。早在2009年“力拓間諜案”被曝光的時候,中國鋼鐵業被迫向礦業巨頭“交租子”的情況,就四處傳播了。當時的統計是,從2004年鐵礦石價格暴漲,6年中,三大“霸王”已從中國鋼廠身上掙取超額利潤7000多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