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中國乳業若執行高標準 七成奶農將殺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2 15:50:44  


 
  奶牛養殖業是乳品質量把關的源頭。擴大規模化養殖的比例,是提高生乳質量的重要途徑,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比如成立奶業合作社,或者政府建立標準化的養殖小區,奶農把自家的牛放到養殖小區中,按照統一標準管理。有實力的乳品企業,也可以自建牧場與養殖場,建立自己的核心奶源地,讓生乳質量更加可控。

  總之,我們既要對消費者的健康負責,也要理性地尊重客觀現實,要在兩者當中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加速提高乳品質量,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反 方

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

維持現有標準

廣大百姓不買賬

  對於中國去年出台的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業內有一種聲音:這是一夜之間倒退了25年的標準,也是全世界最低最差的一個標準。

  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說,這個標準是尊重國情現實以及保護中小奶農的利益,我覺得這兩個說法都站不住腳。

  我們現有的條件難道就不能生產出高蛋白的牛奶?顯然不是這樣的。

  只要舍得給牛精飼料和優質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就會得到提高。如果提高標準的同時提高收購價格,不達標的都不能賣,那一方面奶農不能不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有足夠的成本,高標準養牛自然高標準產奶。

  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散養為主的格局,產不出高品質的奶。比如很多人認為散養衛生條件差,保障不了菌落總數達到高標準。可事實上,減少菌落總數,不是農民做不到,而是企業的設施跟不上。

  牛奶在剛離開乳房的一瞬間,其菌落總數其實非常低,每毫升不過3000—5000個,最多也不過1萬—2萬個,而之後能達到200萬個,主要是在牛奶離開乳房進入加工環節這一時間段造成的。

  也就是說,造成細菌超標完全是收奶站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在從牛奶擠出送到收奶站之前,農民可以用冰塊包住牛奶的容器,這土辦法不難做到,效果也很好。

  再看照顧中小奶農的利益的說法。其實新標準實施一年,奶農並沒有從中得到很大實惠,反而間接地受害。

  按說國內的乳品需求增長很快,但是一些地方卻出現了奶農倒奶、殺牛的情況。如果銷路好,獲利豐厚,奶農怎麼可能輕易把牛殺掉,主動退出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