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為中國不良貸款買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3 13:11:56  


資料顯示,銀行業不良貸款明降暗升,2011年首季新增921億元。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23日載文《誰為中國不良貸款買單?》,摘要如下:

  世界上沒有不需要成本的經濟刺激政策。

  乍一看,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成本似乎很低。2009年財政赤字總額占GDP的3.1%,2010年為2.6%,相比之下,美國這兩個年份分別為12.7%和10.6%。但真實情況是,中國付出的代價遠高於此。

  中國應對危機主要是利用銀行貸款,而不是中央政府債務。在其中許多貸款都很有可能變為壞賬的情況下,到頭來的成本可能還是會出現在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

  症結在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在巨額投資基礎設施的兩年期間所欠下的債務。目前有關其欠債規模的最佳數據來自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估計,截至2010年年底這些平台的借款總額是1.4萬億美元,央行曾經暗示這個數字最高可能達到2.2萬億美元。

  這些數字很大,但也不是特別大。首先,並非全部貸款都會淪為壞賬。據銀監會2010年夏季的另一篇研究報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所借貸款中有26%存在嚴重問題。將這個比例乘以央行估計的更高貸款餘額數字,則可以粗略估計出不良貸款總額為5,720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