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共領導省港大罷工 為港人爭取民主權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8 19:57:09  


省港大罷工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根據其階級屬性和建黨理論,把發動工人運動作為自身的主要任務。而香港作為中國近代工人階級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也自然成為中共從建黨之初就積極開展活動的地區。發生於1925年的省港工人大罷工,在中共領導的工人運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在香港近現代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大公報刊文指出,1925年對於香港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年份。為了支援上海發生的“五卅”反帝愛國運動,這一年6月19日,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其前身是中共建立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直接領導下,省港大罷工在香港和廣州兩地爆發。這場有25萬人參加、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的聲勢浩大的運動,是世界工運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罷工,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香港最重要的事件。

  正是通過中共領導的這次罷工,香港人民不僅為自己爭得了一定的權利。此後,華人參政、爭取民主權利、擴大華資力量等一系列問題,進入香港的社會生活,成為香港人關注的焦點。

  25萬香港工人參加罷工

  香港和廣州,堪稱一對姐妹城市,近代歷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幾乎同時在這兩座城市留下了痕跡。在廣州越秀南汽車站對面,有一座紅磚拱廊的古典羅馬式建築,古樸莊重,與周圍的高樓大廈混在一起,格外惹人注目,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東園。1920年代,東園的上空,常常飄盪省港市民的怒吼,很多大型反帝集會都在這裡舉行,省港大罷工也在東園刻下了深深的印跡。

  1925年5月30日,上海英租界發生巡捕槍殺中國人的“五卅”慘案後,中共廣東區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派鄧中夏、楊殷、蘇兆徵、林偉民、李啟漢等人,來到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以及廣州沙面租界的工會和工人群眾中,進行罷工的動員和準備,以聲援上海人民反帝抗暴的行動。6月19日,香港海員、電車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罷工,接其他行業的工人也紛紛響應,罷工人數達25萬人。
 
  罷工委員會運用罷工、排斥英貨、封鎖香港三項武器展開鬥爭,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沉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使其平均每月損失達2.1億元。

  參加罷工的工人中有10萬人,在蘇兆徵等人的率領下,浩浩蕩蕩離開香港回到廣州。他們和廣州的工人聯合行動,清除了東園的野草瓦礫,用葵樹葉做頂蓋起了一座座篷竹寮,並在大門上掛上“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大罷工委員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本部”兩條長匾。每天,都有中國工人階級的第一支武裝──省港罷工糾察隊隊員,持槍守衛這個簡陋的指揮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