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滬高鐵通車 經濟發展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1 11:21:20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京滬高鐵昨天下午3時通車,從北京南站開出的首班列車座無虛席,乘客除了體驗“千里京滬一日還”的民眾外,還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溫總在主持通車禮後,親自登上列車南下,到達河北廊坊下車。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京滬高鐵不經能擴大內需,還能消除地區經濟失衡。

  跨越兩經濟區 引爆龐大內需  

  京滬高鐵可說是國家“四縱四橫”高鐵網絡中,發揮最特別功能的一條路線。它貫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及上海等7個省份及直轄市,跨越地區的人口佔全國達四分之一,GDP佔到全國達40%;更重要的是,它把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圈對接,將政治中心北京和經濟中心上海連結起來。

  內地一些評論形容,京滬高鐵將會成為支撐中國經濟跨越發展的“脊樑”,將改變中國經濟版圖。

  這話不難理解,因為京滬高鐵跨越的兩個經濟圈,是中國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區內人口近3.5億,高鐵將拉動區內的人流及資金流動,引爆的內需力量不可少覷。有人更將京滬高鐵與美國在150前建成東部鐵路的情況比擬,美國當年建成這條貫通首都華盛頓,以及經濟城市紐約和費城的鐵路後,美國東岸經濟起飛,為邁向強國打下基礎。

  帶動沿海經濟 消除地區失衡

  此外,京滬沿海的河北及安徽等地,發展水平與京滬江浙發達地區有相當距離。京滬高鐵的開通,正可消除區域不平衡;情況就如日本80年代開通東京至北海道高速鐵路後,帶動沿海地區企業數量增長45%,有效消除地區經濟失衡。

  京滬高鐵的能量有多大?不同機構評估各異。京滬高鐵公司曾表示,新鐵路能在沿海區域拉動經濟2.2萬億元人民幣。這些數字的科學性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沿海各地已摩拳擦掌,謀求讓經濟搭上高鐵順風車;山東當局早前就與聯想、匯源等企業簽約,在京滬濟南西站發展86個項目,讓該區變成新城區。

  溫總親乘高鐵 凸顯中央支持 

  不過,中國高鐵計劃在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因貪腐落馬後,也開始遭受愈來愈多的爭議。高鐵是否安全、是否“大白象”(指很貴重,需要高昂費用維持,卻難有巨大經濟效益的資產)、是否具盈利能力、會否淪為金融風險的高危區等質疑聲四起。這都為京滬高鐵通車蒙上陰霾。

  在這背景下,溫總昨天親自乘搭京滬高鐵首班列車,除凸顯京滬高鐵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外,亦頗有在爭議聲中,繼續支持中國高鐵計劃的意味,透露高鐵計劃不會在劉志軍事件後“因人廢路”的信息。

  溫總在通車儀式講話中,既指京滬高鐵譜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篇章,但又強調高鐵必須安全、科學、有序、高效運營;反映一方面肯定高鐵計劃,一方面又回應爭議,為今後高鐵發展一錘定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