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扁李恩仇錄” 還沒落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1 15:16:48  


  中評社台北7月1日電/李登輝與陳水扁曾情同父子,後來不僅分道揚鑣,甚至還形同陌路。但是直到“國安”密帳的大起訴,外界才發現原來這一部“扁李恩仇錄”還沒落幕,陳水扁當年的告發舉動,果真發揮政治弒父的驚悚之效。 

  中國時報短評指出,人在獄中的陳水扁,究竟如何看待李登輝被起訴一事,無從得知亦無人能為其代言。但可以確定的是,要是沒有前“調查局長”葉盛茂提供的鞏案洗錢資料,陳水扁根本無法提出告發,遑論給老李致命一擊。 

  扁李關係從如膠似漆到恩斷義絕,不過短短數年。陳水扁當時去台大醫院探病,其實是應了李登輝曾說過的台灣俗諺“提籃假燒金”,名為“探望”實則“探底”,意在一探李登輝的鞏案虛實,也為日後的回馬槍埋下伏筆。 

  李登輝縱橫台灣民主數十載,首次政黨輪替一度讓扁李兩人的政治傳承蔚為美談,然而,如今回首卻是不忍卒睹,除了處處都是機關算盡之外,更顯露人性的卑劣與醜陋。 

  鞏案的起訴是台灣民主化之後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大戲,早已是古稀之齡的李登輝,或許做夢都沒有想到,情報頭子會將他的口諭作成備忘錄,這力求自保的文件,竟是他被起訴的關鍵。 

  當然李登輝更沒料到陳水扁的出手,而且在他曾力挺助扁連任之後,那個安裝他身上的不定時炸彈,沒有隨著扁的入獄被拆解,還選在二○一二“總統”大選之前引爆。 

  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後任“總統”的勾心鬥角,讓鞏案解密成了一出驚心動魄的政治連續劇。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