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三年來大大小小的選舉與藍綠結構變化看,島內政治結構呈現明顯的“藍消綠漲”與藍綠基本盤趨近態勢,尤其是五都選舉,民進黨總得票數多出國民黨四十多萬選票,是否還能講藍綠基本盤是藍大於綠?顯然是有疑問的。有學者講,過去民進黨的選舉得票率很少超過百分之四十五,認為這是民進黨得票率的上限,無法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這次選舉還是馬英九勝。這是一種機械的與傳統的思維,受到基本盤藍大於綠舊有框架的限制,很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
從過去幾次大選結果或經驗看,沒有一次是“藍大於綠”基本盤所決定的。二零零零年大選,雖然基本盤藍大於綠,但因藍營分裂,卻讓綠營的陳水扁取勝;二零零四年大選,雖然仍認為基本盤藍大於綠,卻因“三一九槍擊案”,陳水扁仍贏了選舉;即使二零零八年馬英九大勝,普遍認為關鍵是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可見藍綠基本盤不是過去大選勝選的關鍵,基本上均是意外事件決定的,即藍營分裂、槍擊案與陳水扁家族腐敗案。
因此若從歷史或經驗看,台灣“大選”,似乎意外事件常常決定勝否的關鍵,而不是藍綠基本盤決定勝否,儘管藍綠基本盤非常重要,是藍綠對決的基礎,沒有藍綠基本盤的基本勢均力敵,就不會有藍綠對決,也不會有“雙英對決”。由此看,影響選舉的關鍵應是中間選民的變化。
台灣雖然是一個藍綠二元社會結構,泛藍與泛綠成為台灣兩大社會與政治勢力,藍綠矛盾也成為台灣社會的基本矛盾,藍綠結構在大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影響。但事實上,在藍綠之外,還存在一個非藍非綠的中間群體或中間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