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沽空大軍”轉戰香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5 09:31:47  


有業界人士直指,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存在許多造假行為。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自北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成為沽空大軍的攻擊目標後,一時間讓投資者人心惶惶,然而,賺得盤滿缽滿的沽空者也正在為此付出代價。他們發現做空這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使融券成本大增,加上容易攻擊的對象皆已中箭,攻擊“過頭”的風險升溫。據路透社消息,北美市場的中國概念股沽空者現正將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香港。

  文匯報報道,沽空者透過沽空在美加上市的中企股票,並發布報告指控這些企業會計欺詐,震盪股市以賺取差價獲利。路透引述經營Citron Research的沽空投資者Andrew Left表示,過去沽空一間信息不實的公司通常能以一年不到1%的成本借貨,但如今成本已飆升至7%至70%,有時甚至達到100%。近來名聲大噪的美國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研究主管Carson Block亦向路透表示,借貨愈發困難,使其難以投入資金和資源去調查該公司懷疑有作假嫌疑的企業。從成本角度看這種沽空策略將不再可行。

  攻擊過頭 訴訟風險升

  此外,容易攻擊的目標都已被沽空者掃個清光,因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通過反向收購(俗稱“借殼”)進入美國市場,且作出最容易被發現的會計造假。基金經理們也表示,更多投資者關注這類企業的問題,不僅增加融券做空需求且更難取得股票,同時,一些公司股價暴跌使其操作價值降低,更難找到可以獲利的操作對象。另外,沽空者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如指控在美上市的優質中國企業行為不端,或會因攻擊“過頭”而被這些公司和當局提起法律訴訟。

  今年以來,已有20多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因類似指控而被摘牌或暫停交易,部分則因為審計公司辭職而受到打擊,包括大連綠諾國際、中國高速頻道和東南融通。澳洲Bronte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長John Hempton認為,它們已被打得粉身碎骨,沽空著已不再容易得手,美國已不再是主戰場,而是移往香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