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信報:強積金回報低 退休保障宜未雨綢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7 11:40:20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今年上半年強積金基金的成績剛剛公布,成績未如理想,累積回報只有1.4%,明顯跑輸通脹,只比同期錄得負回報的港股表現稍佳。

  今日《信報》刊登社評文章指出,以截至今年3月底全港強積金基金滾存資產三千七百億元計,今年上半年強積金基金合共獲利五十三億元,目前全港總就業人口三百七十餘萬,約有七成人參加強積金計劃,即平均每名打工仔只能賺取約二千元,成績只屬差強人意。

  各類基金中,表現最佳為債券基金,上半年投資回報有百分之三,股票基金同期的回報則只有百分之一,其中港股基金減值近百分之二,與大市同期表現相若,證明理論上專業的基金經理之投資眼光,其實不比普通投資者出色。根據基金統計公司理柏的數據顯示,六月份股票基金表現普遍見紅,其中又以香港及中國股票表現最差,分別減值近百分之四,一再證明大部分基金經理的投資本領與一般被視作羊群的普羅大眾無異。難怪今年預算案財政司司長故伎重施,以為惠澤市民,將六千元注入全港每個強積金戶口,絕大部分打工仔卻不但不領情,更掀起極大反彈,教政府意料不到。要不是財政司司長急急改弦易轍,宣布向全港永久居民派發現金六千元,及時平息民憤,恐怕已釀成一場管治危機。由此可見,強積金在普羅市民的心目中評價甚低,如今最新公布的成績又屬平平無奇,相信只會進一步鞏固一般人對強積金的負面印象。

  文章稱,究其原因,強積金的管理收費水平一直過高,以致實質影響回報率,最令人詬病。由於現時的五大強積金受託人合共佔逾七成市場份額,在缺乏明顯競爭下,受託人都沒有意願主動減低管理收費水平,直至在前行政會議成員範鴻齡的大力推動下,政府決定推出“半自由行”計劃,容許僱員可以自由選擇基金信託人,市場預期競爭加劇,強積金基金平均基金開支比率,才由2006至2007年度的2.1%,回落至2009至2010年度的1.82%。據報“半自由行”的強積金僱員自選安排短期內行將落實,相信在競爭下,強積金的管理收費水平可望進一步下調。

  本港的強積金計劃於2000年12月開始實行,至今已超逾十年。十年來,強積金的回報率尚算不俗。根據積金局剛發表的《強積金制度十年投資表現回顧》研究報告,過去十年按“金額加權法”計算,扣取費用及收費後,每年平均回報率為百分之五點五,較同期每年百分之零點八的通脹率為佳,可說保值之餘,也有增值。但現時全球流動性泛濫,通脹預期猛烈,本港最新公布的5月份通脹率已高達5.2%,滙豐銀行更預期下半年通脹率將升近百分之六的水平,如果今年強積金基金的平均表現仍然維持過去的水平,恐怕全年下來,將會實質出現負回報。

  文章指出,隨著本港社會人口急劇老化,現在單靠私人託管的強制性供款計劃,根本不足以為全港市民提供退休保障,必須加上私人儲蓄和保險,以及政府提供的社會安全網,才可確保絕大部分市民安享晚年。

  在2010年,本港65歲以上的人口已佔總人口約13%,預計至2039年,有關數字將會攀升至28%,意味著就業人口的未來負擔愈來愈重,供養一名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將會由目前的六名就業成人劇減至二人。由於港人的預期壽命愈來愈長,遠較全球平均數為高,現時本港男女的平均壽命分別為八十和八十六歲,至二○三九年,將增至八十四歲和九十歲,顯示社會整體必須有更多退休資金安排,才可為全民提供生活保障。居安思危,無論個人或政府,都應該未雨綢繆,作好打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