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稱菲律賓在南海對華強硬因美國背後支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1 18:14:38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瞭望新聞周刊》報道,近日,菲律賓官員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表態接連見諸報端。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國外長羅薩里奧在新聞發布會上一面聲稱“中國近期突然在南海問題上強硬起來”、要求中國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面又執意拒絕按照已有協議繼續與相關國家共同開發禮樂灘石油資源,並且近乎蠻橫地稱“這片海域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從這一發言看究竟是誰突然強硬起來,又究竟是誰不負責任,一目了然。

  6月以來,菲律賓先是宣布將南海更名為“西菲律賓海”,接著宣布拆除南海部分島礁上的中國標識,隨後又派遣護衛艦前往南海海域巡邏,並招標勘探南海油氣以拒絕與中國共同開發。7月4日,菲律賓防長加斯明透露,將向美國要求購買其遠程巡邏飛機和其他先進軍事裝備,以協助菲律賓“捍衛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的主權”。

  就其強硬表態而言,儘管這種對中國的指責並無事實依據,但在南海局勢混亂、“中國威脅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扮演反抗中國“欺負”的角色似乎容易獲得外界相信甚至同情。而一系列的強硬行動,則與美國的撐腰分不開,羅薩里奧的表態正是在其訪美獲得美國承諾支援其軍備之後作出的。可以說,“中國威脅論”的盛行與美國的介入是菲律賓上述言行的兩個背景,並且從東亞的國際政治結構看,這兩大背景之間存在著密切相關性。

  在東亞,美國主要通過其同盟體系掌控地區局勢,包括東北亞的美日同盟、美韓同盟,東南亞的美菲同盟。但這一同盟體系乃冷戰產物。在冷戰背景下,日、韓、菲等國以提供本國軍事基地和美軍駐扎費用換取美國保護其安全的承諾。冷戰結束後,美國在東亞的同盟體系面臨重新定位,並且美國的這些盟國都或多或少出現了反美情緒高漲、要求減少美軍駐留等動搖美國同盟體系的跡象,近幾年尤甚。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在此背景下,中國實力的不斷增長受到格外“關注”,並且逐漸成為美國維持和強化同盟的目標指向之一。上月發表的美日外長和防長“2+2”會議聲明,就被日本媒體解讀為“應對中國威脅”;而英國媒體更一針見血地指出,該聲明表明日本正式接受美國提出的“中國威脅論”。

  所謂“中國威脅論”的擴散和被接受,又進一步為美國介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爭端,尤其是南海爭端製造了機會。人們看到,不管是越南的咄咄逼人,還是菲律賓的強硬言行,背後都見美國的影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