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絡,可成高校學術沙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4 08:03:22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光明日報》報道,目前,在國內外享有推動高校教學方式改革之稱的網絡學術沙龍,在我國大學校園剛剛興起。為了擴大網絡學術沙龍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本文對其基礎層面作出分析。

  網絡學術沙龍的基本要義

  “沙龍”一詞起源於歐洲中世紀,原意為會客廳,後來被引申為無拘無束地交談、各種意見充分討論以及不同觀點激烈交鋒,同時在友好和諧氛圍中進行溝通與交流的場所。“由於沙龍聚會氣氛寬鬆,不講究等級觀念,便於暢所欲言且集散自由,”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及其探索中,逐漸演化成為一種有效的交流工具,即學術沙龍。近年來,學術沙龍開始進入虛擬世界,形成了以互聯網為依托,以專業知識為內容的網絡學術交流方式,即網絡學術沙龍,並以其高效、自由、鬆散等互動優勢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

  網絡學術沙龍的基本特質

  網絡學術沙龍之所以適合作為大學校園業餘學習的一種重要載體,主要源於其獨有的4個特質:一是網絡學術沙龍具有學習方式多樣性。網絡學術沙龍可以打破傳統的專業學習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界限,借助於種類繁多的網絡互動形式,虛擬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學習型組織形態,可為大學生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二是網絡學術沙龍具有參與自願性。網絡學術沙龍是由對某種專業理論或實踐問題有著共同研究興趣的前來聚會者自發形成的互動團隊,各自具有一定的參與目的和發言準備,由此從不同研究視角聚焦到某個問題,將會不斷地擴展參與者思路,引導其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問題;三是網絡學術沙龍具有認識成果分享性。在互動探討問題過程中,參與者各自毫無保留地充分發表其看法,將個人心得體會或思想觀點在表達中同聚會者共享;四是網絡學術沙龍具有組織實施高效性。傳統的學術沙龍組織實施,不僅要有一個專門的聚會場地,還要撰寫並打印籌備材料、發言稿等,需要多種投入。網絡學術沙龍的籌備和實施主要依靠信息化手段,時間與精力投入少且見效快,還可減少紙張消耗等,具有較好的“低碳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