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登輝吳敦義30年政治路 有蜜月有恩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4 08:39:07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電/吳敦義先前的“客死異鄉”說,讓藍營的選務高層捏把冷汗,直說:“這話講重了!”他昨天再度談起李登輝,儘管多了幾句“肯定李登輝對台灣民主貢獻”的談話,但還是補上一句:“我不會說那是個潔白無暇的年代”。顯然,李吳兩人從政風格從不輕易退讓妥協,連“鬥嘴鼓”也是如此。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李登輝與吳敦義都是國民黨當年催台青政策下,刻意栽培的台籍菁英,兩人先後步入政壇;一九七八年在台北市有了交集,李登輝從“政務委員”出任市長,記者出身的吳敦義則是連任議員。 

  其實,曾任“總統”、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算是吳敦義的老長官,若論從政時間,李登輝也在吳敦義之前,但自李出任官派市長之後,兩人關係始有連結。 

  一九八○年,吳敦義返鄉參選南投縣長,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縣市長,李登輝也被發布擔任台灣省主席,中興新村位於南投的地緣性,以及首次的長官與部屬關係,讓兩人李、吳兩人互動頻繁。 

  由於兩任縣長政績突出,吳敦義獲延攬出掌北市黨部主委;一九九○年,旋即被李登輝拔擢擔任官派高雄市長,這段期間算是兩人的蜜月期。 

  不過,一九九三年底,吳敦義曾上演落淚請辭戲碼,還被李登輝當面數落;當時,政壇盛傳吳敦義積極爭取入閣,重返台北政壇,一度還有意布局參選省長,卻始終被李登輝冷落,冰凍在南台灣。 

  一九九四年宋楚瑜當選省長,與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高雄市長吳敦義同列政壇三大政治明星。李、宋雖然最後反目,但也曾有“情同父子”的階段,相較之下,李吳之間始終有距離,除個性使然之外,還有許多恩怨糾葛。 

  一九九○年高雄辦區運,市長吳敦義主張聖火要繞行釣魚台,曾惹惱李登輝;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一手提拔吳敦義的林洋港投入選戰,李陣營也曾質疑吳的忠誠度。當時吳敦義因身處兩難、婉拒返鄉抬轎,一位本土派要角當著李的面直言,吳是“人在曹營心在漢”。 

  國民黨十四全,吳敦義雖當選中常委擠進權力核心,仍得不到主席關愛眼神。一名資深黨務主管回憶,吳敦義出席常會發言,內容都是爭取地方建設如三鐵共構,讓李登輝頗多不悅。 

  二千年政黨輪替後,李登輝與吳敦義關係漸行漸遠,從長官部屬關係變成敵對陣營,這次又因黑金話題讓兩人隔空駁火。李吳兩人卅年的政壇路,無形中也印證了台灣政治史詭譎多變的一面。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