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文章:別讓陸資來台成為一場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5 22:34:41  


  中評社台北7月15日電/台灣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近日山東省長姜大明來台參訪,聽說台灣蕉農為香蕉賤價所苦,立即宣布採購台灣香蕉500萬公斤,豪氣的作風和幫助蕉農的心意,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動。這也讓我聯想到,大陸採購團每每在台大手筆採購台灣農產品的盛況,既然台灣精緻農業深獲大陸好評,政府何不導引陸資來台灣投資精緻農業?或許可以紓解陸資來台的乾旱。 

  文章說,“經濟部”在今年3月初宣布開放陸資第二波來台投資項目後,評估開放策略性引進陸資投資人得參股或合資新設公司,加上大陸十二五規畫啟動,可望吸引陸資借鏡台灣經驗、科技管理與行銷模式,有效提高陸資來台投資意願,因此將今年對陸招商金額目標由1.2億美元上調至2億美元。“經濟部”並在4月底鎖定大陸面板、家電、機械、電子及流通服務等產業進行招商。 

  事實上,自2009年下半年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後,陸資投資興致始終冷清,更有趨於惡化的情況。以2009年下半年來說,陸資來台投資件數為23件,投資金額3749億美元,平均每件投資金額僅163萬美元;2010年全年投資件數雖增加到79件,投資金額增加到9435萬美元,但平均每件投資金額卻下降到119.4萬美元,今年前5月的平均每件投資金額更下滑到43.7萬美元,陸資投資金額每況愈下。 

  文章說,陸企對台投資不力,與投資環境陌生(或者不得其門而入)、找不到切入利基點有很大關聯。大陸是新興開發中國家,生產成本較台灣低,因此對製造業投資吸引力小,同時台灣內需市場小,多數陸資服務業也興緻不高。要吸引陸資,必須清晰的讓陸資投資者了解投資台灣的商機和“MIT”優勢。眼前可吸引陸資的利基除精緻農業外,至少有兩個。一是新興產業的研發中心,二是陸客觀光的商機。 

  大陸現在和台灣同步發展新興產業,但台灣擁有紮實的電子製造技術,尤其是在半導體晶圓設計和製造能力有國際一流水準,加上近幾年在太陽能、鋰電池、LED等綠能產業研發的投入,絕非大陸可比擬。 

  其次,去年陸客來台觀光近120萬人,加上開放陸客自由行,未來仍有成長空間。對陸資而言,在台賺取自家人的觀光財其實是最大的利基點,不論是投資大型觀光飯店或餐飲業、精品業,若能脫掉陸資外衣,以具有台灣特色的方式和創意經營陸客市場,絕對是門好生意,且發展空間不會比香港小。 

  文章說,下半年要吸引陸資來台大手筆投資的可能性很低,因為台灣“總統”大選在即,且兩岸沒有簽訂投資保障協議,在新任“總統”未選出前,陸資必然卻步。建議“經濟部”可針對大陸的上市公司,或代表性大型業者做一次大規模調查,確切了解陸資企業的想法和需求,再配合台灣的優勢進行招商規畫,這比起瞎子摸象要有用得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