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蔡英文傳遞了什麼錯誤訊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6 10:20:57  


蔡英文的第一支電視競選廣告引發爭議。(資料照片)
  中評社台北7月1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6日發表社評說,“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乍看之下,民進黨“總統”提名人蔡英文的第一支電視競選廣告,讓人恍如又回到認同議題炒作、深綠政客群魔亂舞的扁時代。遺憾的是,這竟然是號稱形象清新、溫和理性、能帶領民進黨走出過去偏激路線的蔡英文所推出的競選廣告,真令人不勝欷噓。難道為了勝選,就可以不擇手段地撕裂社會和諧,讓好不容易弭平的統獨爭議再度掀起波瀾。

  社評說,我們必須嚴正指出,這是一種政治洗腦手腕、亦是給其支持者傳遞錯誤訊息的廣告,更是我們不願見到的政治發展方向。縱使蔡英文之後以“認同台灣的都是台灣人”來解釋她並沒有操弄對立的意圖。但是她暗示對手“不敢大聲說出我是台灣人”的說法,是以什麼論調為出發點來質疑呢?由此來看,此廣告已經傷害到蔡英文的形象卻是不爭的事實。再者,現在仍是“中華民國”政府實質治理之下的金門縣及連江縣的國民又作何感想?口口聲聲說“愛台灣”,民進黨至今仍不願深入了解及認識這兩塊曾是保衛台灣最前線的反共堡壘,故根本沒有權力高喊捍衛國家主權。

  再以事實來反駁如此不堪的謬論:馬英九先生三年多前在765萬人的高票加持下當選“總統”,今日誰還敢說馬英九“不是台灣人?”馬英九日前在臉書的表態,祇能說是當前選戰形勢之下的無奈回應,但也說明了台灣民主政治的畸形發展,仍使得“我國”稱不上是健全及成熟的民主社會。蔡英文應捫心自問,那個有意參選美國總統的人,膽敢高喊“我是美國人”來暗示奧巴馬總統呢?一直以留學倫敦政經學院、親身耳濡目染英國民主文化為傲的蔡英文,為何不思考一下,英國那個負責任的政黨敢提出歧視競爭對手出身背景的廣告或口號? 

  社評說,蔡英文應該以陳水扁的慘痛後果為戒。陳水扁身為國家“元首”,不思如何消弭政黨對立、促進社會和諧,為了鞏固權力金錢的貪婪慾望,寧願放棄民眾的殷殷企盼,不惜走偏激路線、轉向擁抱深綠獨派,最終不但眾叛親離、甚至因貪污案而鋃鐺入獄,一生英名毀於一旦。我們希望蔡英文是能改變民進黨過去惡質選舉操作的領導人,而不是成了同流合污的一般政客。

  相比較蔡英文與陳水扁的個人特質,我們不認為她會走向陳水扁的貪腐之路,但深切希望她應該省思民進黨在上次“總統”及“立委”選舉被選民拋棄的慘痛教訓,以“大開大闔”的領袖氣度來參選,否則真的是辜負了這麼多選民的期待。不要忘記,選民給予蔡英文這麼高的支持度,是希望她能與馬英九進行一場君子之爭,展現治國領導力,而不是讓民進黨自得意滿、得意忘形,以為馬英九的低滿意度就是民進黨重新執政的保證。既然蔡英文日前高調自誇“最好的國家領導人就是我”,那就應該向民眾提出足以說服民眾、且切實可行的政見,以理服人,千萬別再走回陳水扁操弄對立的老路,畢竟台灣已經無法再承擔這樣的分裂了。

  社評說,回顧歷史,當蔣經國先生說出“我也是台灣人”的時候,多少民眾同感深受,標誌著“中華民國”在台灣深根茁壯、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更可說是生死與共。而當馬英九與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之際,李登輝高舉馬先生之手高喊“我是新台灣人”,其實亦是認同問題的終結。

  馬政府的各項政策當然應受國人的檢驗與批判,甚至可以因馬政府的錯誤將國民黨拉下台。但反對黨的批評應在合情、合理及合法的範圍之內,而不是以泛政治口號,做毫無根據、甚至是人身攻擊的抹黑及指控。

  社評說,我們在此剴切地呼籲民進黨,為了“中華民國”的生存、為了台灣民主制度的永續發展,兩大黨應以“捍衛國家主權、爭取台灣利益”為共同目標,進行有節有禮的政黨競爭,為我們的下一代奠定民主典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