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溫家寶《求是》撰文縱論中國科技發展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6 12:10:43  


 
關於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 

  溫家寶

  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國家要真正強大起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有眾多高水平人才,這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後勁所在。沒有科技的發展,就沒有中國的發展;科技發展的未來,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一、準確把握科技發展的新形勢

  新中國建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進入新世紀以來,通過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自主創新為戰略基點的科技發展指導方針,全面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在基礎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具有代表性的有: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鐵路、實驗快堆、鐵基超導、超級雜交水稻、基因測序等。“天河1號”高性能計算機研製成功,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0萬億次,使我國大型計算機技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TD—SCDMA無線通信標準研製成功,成為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第三代無線通信國際標準;“龍芯”系列高性能處理器研製成功,實現了高性能處理器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自主研發的65納米12英寸刻蝕機正式裝備生產線,標誌著我國微電子加工製造業有了一個較大飛躍;在量子通信這個通信技術尖端領域,我國建成了世界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製成功,為深海探測和開發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證;2009年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成功培育存活並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使我國在幹細胞研究領域進入世界前沿;等等。這些創新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積極影響。

  對於我國科技發展的這些突出成就,應當充分肯定,這其中凝聚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奉獻。這也說明,我國科技具備了較強的實力,為加快科技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但是綜觀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我們還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快科技發展,是全面參與國際競爭並贏得主動的迫切要求。我國雖然已成為科技大國,但還不是科技強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科技發展還不能很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總體上看,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技術水平偏低,基礎和前沿研究比較薄弱,科技體制同經濟和科技發展不相適應。我國發展一直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西方國家限制對我國高新技術和產品出口的政策沒有改變,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也越來越突出。我們必須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加快推進我國的科技發展,堅持自主創新,瞄准戰略必爭領域,搶占制高點,衝破外部封鎖,把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第二,加快科技發展,是搶抓機遇,實現經濟科技跨越式發展的戰略任務。當今世界正處於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初現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顯現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質科學、能源資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生態環保科技、海洋與空天科技等領域,都醞釀著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並將深化我們對人類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認識,提升人們的科學理性,開辟生產力發展的新空間,創造新的社會需求,深刻影響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從根本上改變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面貌,催生以知識文明為特征的新型人類文明。

  新科技革命將依賴人類現代化進程和國際競爭的強大需求拉動,也必將與新興產業發展更加緊密融合、互相推動促進。全球將進入一個創新密集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對我國來說,這既是重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催化劑。我們注意到,西方各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同時,都在對本國科技和產業發展進行新的部署,開始了新一輪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當今世界發展的不平衡,科技發展不平衡遠遠大於經濟發展不平衡。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大幅增加研究開發投入,把爭奪科學技術制高點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科技創新的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一個重要特點和趨勢。

  近年來,特別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我們制定實施了一整套支持加快科技發展的政策措施,持續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財政五年共投入6197億元,年均增長22.7%。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我們制定實施了一攬子計劃,包括大範圍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強科技支撐。“十二五”期間,我們還要繼續加大投入,力爭把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現在的1.75%提高到2.2%。我們之所以這樣做,重要的考慮就是要緊緊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趨勢,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第三,加快科技發展,是貫徹實施“十二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未來五年,我們能不能完成預期的目標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關鍵要看一些制約我國發展的瓶頸因素能否消除或緩解,一些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能否有效解決。這不僅關係五年的發展,也關係今後長期發展。解決這些問題靠什麼?從根本上講,一要靠改革開放,二要靠科技進步。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根本動力。“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如何破解當前發展難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我們寄希望於廣大科技工作者做出更大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