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關心台灣農業 年輕力量正在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7 09:01:55  


  中評社台北7月17日電/“還我土地正義,力抗搶水圈地”,農民連續兩年上凱道,除了抗議政府“劃地還農,原地原屋保留”政策跳票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就是現場除了農民,還有許多大學生及公民記者,人手一台相機、攝影機,不僅在網路上實況轉播,也顯示關心台灣農業的年輕力量正在崛起。

  誰說大學生不關心時事?數百名身穿“農村出代誌”紅T恤大學生,昨天集結在凱道,並搬來一棵高三公尺的“土地正義”永生樹,藝術學院的學生一大早就利用鐵絲網、報紙、稻草及麻繩打造而成,象徵“農村生生不息、守護土地正義”,訴求正是學生挺農民,和農民“站逗陣”。

  聯合報報導,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池依林說,“城鄉距離,並非那麼遙遠”,雖然學生不能把一棵真的樹搬來凱道,但可利用農村在地資源,用稻草組成一棵永生樹,讓民眾在綠色紙卡上寫字,像樹葉般“繫”在樹上,展現學生挺農村的文化行動。

  “田地應該是要種稻米、蔬菜水果,而不是種房子、種面板”,包括台大穀雨社、清大頭前溪社等學生,不僅上凱道聲援農民,還協助台灣農村陣線舉辦晚會,陪農民夜宿,同時利用臉書(Facebook)轉播現場狀況,讓網友線上掌握。

  清大外文系學生周秀樺說,自己出身務農世家,但種田實在入不敷出,爸爸只好將祖父留下來的農地休耕改從商,看到最近不少農民的水果都沒辦法賣好價錢,讓她十分難過。

  下周要回瑞典繼續攻讀環境工程碩士的廖同學批評,歐美各國搶著到非洲購地、以取得更大農業用地之際,土地徵收條例竟逆勢而為,使許多優良農地變更為建築用地。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