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京刊:印度罵人最狠的話是“願你生個女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00:34:08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世界知識》雜誌刊載文章分析“印度特色”的人口失衡問題: 
 
  年輕的印度,將“變成同性戀”?

  印度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據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在12.1億總人口中,有50%以上的人口年齡低於25歲,而處於35歲以下的人口則高達65%左右,並且預計到2020年其人口平均年齡也只有29歲,而屆時中國和日本的人口平均年齡將分別達到37歲和48歲。可以說,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印度將繼續處於“年輕狀態”並享受“人口紅利”,這也是提出“金磚國家”概念的高盛公司等許多機構對印度未來充滿信心的重要原因。

  然而,“年輕”的印度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人口性別比例失衡。在過去十年間,印度人口性別比例(每一千名男性中女性所占比例)雖有所改善,從2001年的933上升為2011年的940,但總體上男性比女性仍多3720萬。而且更為嚴重的是,0~6歲兒童的性別比例達到歷史新低,從十年前的927下降到914。米佐拉姆邦的比率為全國最高,但也只有971;而在哈里亞納邦,0~6歲兒童的性別比例只有830。面對印度愈來愈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印度有官員甚至指出,“男性在增多,女性在減少,找不到媳婦的日子為時不遠,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同性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發出警告,除非採取嚴厲措施解決問題,否則印度未來將面臨難以預料的嚴重社會問題。

  “都成為同性戀”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男女比例失衡確實已經成為印度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實際上,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似,印度出現的人口過快增長、男女比例失調以及女嬰出生比例過低等現象,除了經濟相對落後等共性因素外,那些具有鮮明“印度特色”的因素著實“功不可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