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據加拿大《明報》報道,加拿大安省約克區天主教教育局心理學家林江堯(Margaret Lam)博士,及華人心理健康網絡主席陳加才指出,華人子女在學業成績上雖較其它族裔青年有較突出表現,但他們卻在領導才能和群體活動表現上較遜色,主因是華裔父母對子女照顧過甚,甚至近乎溺愛,因此建議華裔父母改變教育子女方法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個人獨立自主的人。
林江堯博士及陳加才,是於16日主持由華人心理健康網絡在頤康中心舉行的“每天都是‘心’晴天”2011年華人心理健康關注日講座,暨慶祝網絡創立10周年而特別主辦的“一個快樂的家庭天”繪畫比賽頒獎禮時,接受訪問時作上述表示。
兩人說研究發現,華裔父母只著重功課成績,為子女安排眾多興趣班,如音樂﹑舞蹈及繪畫等培育成才,卻忽視群體活動﹑獨立思考和領袖才能的培育;有時父母在有意或無意間介入子女事務,甚而代作“決定”。
西方父母則著重培訓子女獨立思考處事,讓子女去摸索事情;更認為子女在處理事情中“碰釘子”或失敗,對他們更是一種好的鞭策,日後懂得如何從失敗中再站起來。
兩人指不少華裔青年受父母過於照顧,想要的東西都會獲得,凡事認為是“必然”的;獨生子女有時更是由家中5﹑6人去照顧,這種溺愛使他們易成為家中“小霸王”。
研究中顯示,孩子如出世後非由父母撫養而是由其它親人或傭人照顧,成長後多會缺乏自信,社交技巧較弱。此外,研究又發現華裔父母對子女做錯事多會嚴厲責罵,相反對值得讚賞鼓勵的說話就十分吝嗇。
他們建議華裔父母在著重子女成績之餘,亦應培育子女性格成長,不要過分照顧子女,培育他們更多獨立自主精神,讓子女成為一個全面成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