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伯南克之荷戟獨仿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1 00:11:01  


 
  推出3000億美元的QE1後,加上在此前後美國實施的諸多有毒資產的購買計劃等,伯南克表面上達到了阻止美國金融系統崩潰和信貸系統深凍的目的,國債收益率也曾較長時間被壓制,但其主要作用體現在了推動全球金融市場泡沫的再次泛濫上,對於美國實體經濟的復甦和失業率的下降作用並不明顯。僅僅時隔一年,美國的經濟就再次下滑,失業率回升。而6000億美元規模的QE2推出後,其作用已顯得微乎其微,僅僅半年時間美國就又出現了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的局面。

  可以看出,量化寬鬆的主要作用發生在金融市場上,對實體領域作用低微,可是其副作用卻在逐漸增大。因此,如果伯南克和部分美聯儲委員再次不顧他人反對實施QE3,那麼除了短暫造成全球股票等金融市場興奮一陣子外,恐怕他們期望的效果基本上難以達成,而其並不希望帶來的東西,卻會不請而至。

  比如說,美聯儲不希望出現通脹,因為如出現通脹,美聯儲就不得不加息和收緊貨幣政策,但如果實施QE3,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就降不下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於經濟影響的時滯會縮短,會很快傳遞到美國,導致美國一般商品的價格上升。同時,由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揚,會連同亞洲一些經濟體的寬鬆貨幣政策一道,推升亞洲一些經濟體的通脹,並促使巨額逆差經濟體——美國的通脹上升,從而不利於美國的消費和就業、復甦等。美國已經連續5個月物價超越2%的界限,且越來越高,就是明證。這也是美聯儲對QE3投鼠忌器的主要原因。

  所以對於QE3,伯南克已明知其不可為,然而,他可能會不得不為。如果美國的債務上限在8月2日前被批准上調,奧巴馬政府無疑會希望美聯儲以後多多購買,以壓低收益率讓國債賣個好價格。然而,筆者還是要指出,不看好QE3的可能效果。(作者單位:東航國際金融公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