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既愛台灣,又何忍分裂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2 11:05:59  


  中評社台北7月2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誰是台灣人?本來我們以為陳水扁時代結束後,選舉期間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是這個本來不應該是問題的問題,卻因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一支廣告的台詞,再度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馬英九在他的臉書上,也對他的認同作了一番表白。值得我們關心的是,藍綠對這兩位政治人物的表白,竟然有不同的解讀。

  社評說,蔡英文的表述很簡單:“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這樣的表述,應該是說給外國人聽的,但事實上,蔡英文是要說給台灣的選民聽的。如果蔡英文認為住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都是台灣人,那她就沒有必要說這一句廢話。因此,不少評論指出,蔡英文認定了住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有一些不是“台灣人”。然而這是一支競選廣告,因此她的講話是有針對性的,換言之,她針對的是馬英九。本報社評早已指出,這是延續陳水扁時期的選戰策略。這是賤招,卻是有效的賤招。

  為什麼我們說這是賤招?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的選舉,政治人物不會炒作認同的問題,就像美國大選時不會拿奧巴馬的出身與認同作文章一樣。一個社會可以針對議題而有不同的意見,但不會分裂,然而認同是情感問題,一旦被炒作,就會造成難以彌合的社會裂痕,所以我們說這是賤招,一個以犧牲社會凝聚力的賤招。

  但為什麼是有效的賤招?馬英九對身分認同的表白,比蔡英文完整,但複雜多了,他說:“血統上,我是中華民族、熱愛中華文化;身分上,我認同台灣,為台灣打拚,我是台灣人;國籍上,我是‘中華民國國民’,而我也是‘中華民國總統’”。呂秀蓮就說了,馬英九的表白既不自然,也流露出內心的掙扎。辜寬敏更直接挑明懷疑馬英九與台灣人沒有關係。這也說明了,不論馬英九怎麼說,簡單如蔡英文或複雜如前者,都不可能得到民進黨正面的肯定與解讀。

  社評說,我們不能不沈痛地的指出,民進黨這一招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民進黨相當成功地完成了“去中國化”的心理工程。所謂的“去中國化”,亦即將“台灣”與“中國”的概念完全切離並對立。曾幾何時,當我們稱“中國”的時候,指的是“中華民國”,所謂“美中關係”指的是美國與“中華民國”的關係。現在,“中國”的概念已完全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陸聯結,與台灣脫勾。當然,大陸不斷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更讓民進黨“去中國化”的訴求更有說服力。

  社評說,面對台灣可能再一次陷入非理性的認同選戰,我們不能不提出呼籲,沒有人有資格界定誰是不是台灣人,沒有人有權利質疑他人的認同,也沒有人有義務交代他的認同,因為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一個人權社會。操作認同議題,是企圖以政治正確來製造心理的恐懼,更是流血暴力的引信,完全背離了民主與人權的精神。請問蔡英文主席,既愛台灣,又何忍分裂台灣?既奉民主,又何忍製造恐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