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學者汪永晨不久前剛從發生漏油事故的墨西哥灣回到北京。比較兩次事件發生後中美媒體的反應,她感嘆,在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通過新聞傳播後,極大地震驚了美國人,客觀上推動了事件的處理。而反觀渤海灣漏油,幾天來,她發現,雖然在媒體上零星出現,但並未在國內引起重視。
她認為,這當然部分是因為兩場事故的嚴重程度不一樣。此外,“也許中國有太多事情需要報道”,分散了媒體注意力。她也猜測說:“我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別的什麼原因。”
原因之一也許是國家海洋局及當事公司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沉默態度。在事件發生後的近一個月時間裡,這些機構始終保持沉默,拒絕證實相關信息。
美國媒體對造成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BP公司窮追猛打,令汪永晨記憶深刻。密集的報道過後,這一事件並未隨著時間逐漸過去而被媒體遺忘。汪永晨發現,在事件發生8個月後,美國媒體又進行了一次密集報道,集中於賠償進度、環境後續影響等。事件發生一年後,媒體再一次對類似的話題進行集中追蹤和調查。
汪永晨相信,這向全世界坦誠地公布了漏油事件的嚴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與此不同的是,在渤海灣漏油事件的消息私下傳開後,韓國《朝鮮日報》曾以發表社論的嚴肅方式,希望中國政府及早公開事件的具體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