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美債務談判陷僵局 中國保持沉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07:52:54  


 

  尼克拉斯.拉迪是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他在與中國經濟學家以及中國央行官員會談時發現會議者基本都是惜字如金。拉迪先生說:“中國政府官員都非常的低調,他們不願公開承認一旦美國選擇債務違約,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將受到較大衝擊。我認為現在中國政府試圖在言論上淡化問題的嚴重性”。

  除了北京官方,中國各大媒體對中美雙方債務關係的言論也顯得十分保守,新華社只是簡略追蹤報道了美國債務談判的進程情況,其大部分內容報道和文字選擇都是正面性的。很多中國新聞編輯者談到,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宣部明確表示,希望各大媒體在中美債務問題上的報道萬分小心,任何內容或文字都可能對雙方局勢產生負面影響。美國傳統基金會中國學者程院長說:“顯然中國政府不希望其主要媒體對整個事件有任何不負責任以及猜疑性的報道”。 
   
  對於為何中國政府希望其主要媒體保持沉默,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中國領導層相信美方會順利解決其債務危機問題,現在做任何讓民眾恐慌的報道是沒有意義的。另外,即使美國方面選擇債務違約,奧巴馬政府根據條款必須首先支付美國債券持有國,而中國是最大的美國債券持有國,這意味著北京方面無需過多擔心美方的債務違約。

  話雖如此,畢竟中國現在持有的美國國債實在太多,而北京方面對整個局勢的態度尚不清楚。程先生表示,也許現在中國存有一些民族主義者,哪怕是“極少數”的一批,他們更希望美方最終選擇債務違約,因為這將使未來的美國發展之路極為崎嶇。換言之,美國可以繼續作為全球第一超級大國的時間将不會太長了。稱先生說:“到底中國是否存在這樣幸災樂禍的民族主義者、輿論製造者、甚至政府官員還是由大眾自己審視吧。但是,中國方面已經看到美國正在走下坡路,而這次如果美國無法妥善處理自己的債務以及財政赤字危機的話,中國可以對其近鄰說‘中國曾是世界第二大國,但未來會是世界第一強國’”。

  同時,中國並未停止繼續購買美國國債,中國曾於今年5月多次購入美國國債,現總量已達1.6萬億美元。對此,很多經濟學並不表示驚詫:受希臘債務危機衝擊,當今歐洲經濟極不景氣。而亞洲方面,自3月日本發生嚴重地震以及海嘯至今,其政治和經濟幾乎陷入癱瘓。儘管現在美國兩黨債務談判陷入僵局,但有一點中國方面是可以肯定的,即美元當下仍是流通性以及信用評級最高的國際金融貨幣。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