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蛟龍號已有能力對全球7成以上海域深海科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7 09:03:09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46年前毛澤東主席重上井岡山時充滿革命浪漫主義氣概的想象,今天已經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實——“神舟”飛天,“嫦娥”奔月,“蛟龍”探海……中國人探索大自然、向著未知領域奮進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歇。

  “談笑凱歌還”的背後,是科研人員忘我付出的奉獻精神。中國載人深潛自2002年立項以來,“蛟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凝聚了上百個科研單位和企業上千名科研人員多年的心血。潛航員們甘冒生命危險一次次衝擊下潛紀錄,堪稱真正的英雄。而科技工作者們十年磨一劍,衣帶漸寬終不悔,同樣也是真正的英雄。

  “談笑凱歌還”的背後,是科研人員腳踏實地的科學態度。為了“深藍夢想”的實現,中國科技工作者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求索,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研製了帶纜水下機器人。“蛟龍”號的研發,也同樣採取循序漸進的路徑,儘管科研人員曾在陸上模擬7000米水深環境對其整體以及各大部件進行了測試,但海試還是分步驟設立多個台階,最終才去衝擊7000米的設計深度。去年夏天實現下潛3759米,超過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後,科研人員又對“蛟龍”號作了進一步的完善,這才有了突破4000米和5000米深度的“輕車熟路”。

  “談笑凱歌還”的背後,還有科研人員勇立潮頭的拼搏氣概。“蛟龍”號成功突破5000米深度大關,意味著我國深海考察的範圍可以覆蓋全球70%以上的海洋。但是,科研人員的目標一開始就設定在7000米這個數量級上,要求“蛟龍”號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域遂行科考、勘探、取樣任務。這在全世界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高標準。敢於瞄准世界一流,既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科技實力的迅速提升,科研人員有了更高的起點,同時也彰顯了科技工作者的時代責任感,他們為了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志存高遠。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徐芑南說:“其實當時我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有能力,有條件,就要上7000米!’”這正應了那句知名的廣告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寬廣!而“蛟龍”號一步一步實現中國人“深藍夢想”的同時,也在反覆驗證毛主席詩詞中那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