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專家:菅直人的窘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00:16:01  


與此前一些日本政治家相比,菅直人的政治意志可謂堅韌。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解放日報刊載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的文章指出,“3.11”大地震引發海嘯、核洩漏等事故,日本遭受嚴重災難。但震前搖搖欲墜的菅直人首相,卻獲得一線生機。他更是抓住此生機,將政治生命延續到了今天。與此前一些日本政治家相比,菅直人的政治意志可謂堅韌。

  綜觀其政治生命得以延續的主要原因有:一,大災當前,日本各政黨及各黨派閥不得不把政治爭鬥降至救災之下。二,菅直人善於投合民意,爭取支持。例如,日本發生核洩漏事故後,民眾反核要求更為強烈。菅直人即宣布,今後的能源政策“應以不依賴核電的社會為目標”。朝野不少人認為,其許此難以實現的諾言,是為了“延長執政期”。三,不斷向國會提交救災及復興法案,以推遲辭職時間。例如,要求在公債發行特例法案、本年度第2次補充預算案以及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通過後再辭職。四,以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威脅黨內反對派。覆巢之下難有完卵,民主黨多數成員當然不願因內鬥而失去政權。7月15日,民主黨部分議員集會要求菅直人下台,但參加者僅30人左右。五,開除小澤黨籍,使黨內反對派失去重要領袖。六,改善對美關係的需要。與鳩山相比,美國放心的還是菅直人。

  菅直人走到今天的艱難,顯示了其政治意志的堅韌;但這種艱難同時也顯示出菅直人和其政府的窘境。主要表現大致有以下幾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