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故宮傷不起的N重門 碎的不只是一個宋代盤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11:55:28  


 
  法制日報刊發廖保平評論《故宮有文化更要懂管理》則指出,故宮在此前的多重“門”中已然是教訓深刻了,換做“廟小”的公共管理部門,遇上這麼多重“門”,“不死也掉層皮”。但是,故宮樹大根深,如此多的教訓仍難促其改變,表面上看是傲慢,其實是不能適應公民社會對公共管理部門“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需求,這種現狀應盡快改變。

  碎的不只是一個宋代盤子

  今天的故宮不再是誰的私家花園,故宮的盤子其實也就是大家的盤子。盤子碎了,要是不能給公眾及時交代,那可就真是對著公眾在撒氣使臉色了。故宮碎的不只是一個宋代的盤子,或也是現代社會應有的開放與文明。

  知名時事評論員單士兵在華西都市報上撰文說,故宮曾經是皇權的象徵,在今天,則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與文明的聚集地,是一個公共文化場域。故宮不應該被層層包裹在權力屏障下,否則的話,故宮就依舊不能真正屬於公眾。今天的故宮管理者的身份,不應該是依附於相關人事制度體系下的權力身份,而應真正轉變為公共文化管理者,以公共身份來踐行文化開放的使命。沒有開放,文化就只能是一潭死水。故宮大門失去了文化鑰匙,只依賴於權力之手推動,那麼,這片領地成為私人會所,發生丟失藏品與摔碎文物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別讓低級失誤再撩撥公眾的焦慮,重慶商報刊發了李劭強的評論,“真不明白,像故宮這樣原本應該無可挑剔的單位,為何總會給人留下詬病的話柄。當公共部門和機構呈現低級失誤時,公眾感到的不僅是可笑,還有焦慮。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公眾喪失了最後的耐心,開始以情緒化的態度面對低級失誤的衝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