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京國民政府的鐵道部長顧孟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2 17:50:08  


  “7.23”動車追尾事故發生以後,我不由得想起了民國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的鐵道部長顧孟餘。

  顧孟餘,浙江上虞人,1888年生於河北宛平(今屬北京)。他早年考入京師大學堂,後來赴德國留學,先後在萊比錫大學、柏林大學攻讀電氣工程和政治經濟學專業。學成回國後,他曾經應蔡元培邀請,擔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德文系和經濟系主任。1919年,他在《新青年》發表題為《馬克思學說》的文章,把馬克思理論當作一門“學問”、而不是一種“主義”來研究。1923年,胡適、蔡元培等16名著名學者共同簽名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並提出“好人政治”以後,他曾經致信胡適,表示不同意大家的意見。1925年年底,國共兩黨聯合發動被稱為“首都革命”的運動,顧孟餘是這次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人之一。運動失敗後,他南下廣州,擔任過國民黨二屆中央常委、中央宣傳部長等重要職務。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他擔任鐵道部長,開始對鐵路系統進行整頓。

  這次整頓與多年來鐵路建設停滯不前、鐵路系統管理混亂有關。整頓內容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按照西方先進的經營方式改善鐵路管理,將客運、貨運分開,並制定各自的運營標準;二是為降低運輸成本,提倡並開展鐵路、公路聯運;三是加強職工管理,提高辦事效率;四是在各鐵路局增設監督財務的總稽核,並制定嚴格的現金管理制度;五是通過更換枕木、更換鋼軌、加固橋梁等措施來提高運輸能力;六是籌集築路基金,發行鐵路公債,加快鐵路建設的速度。

  以上舉措,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其中除了鐵路營業收入增加、設備得到明顯改善之外,還使一些長期擱置的鐵路工程恢復施工。比如粵漢線早在1898年就已立項,1901年動工興建,但是到了南京政府成立以後,從株洲到韶關之間的路段仍未貫通。此外隴海線、浙贛線也有類似情況。顧孟餘是在“九一八事變”以後上任的,當時他深知全面抗戰不可避免,所以盡快打通粵漢線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於是,他任命全國最著名的鐵路專家淩鴻勛擔任株韶路工程局局長兼總工程師。淩鴻勛到任後果然不負眾望,終於在 1936年4月提前一年讓粵漢線全線接軌。這條南北大動脈貫通後,不僅推動了相關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且在抗戰初期為運送軍用物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