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傳香港第三批人民幣債券將在月內發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3 09:13:45  


財政部去年在香港發行80億元人民幣國債(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香港第三批人民幣債券即將登場。市場消息稱,今年將由財政部的國債打頭陣,並形容是次發行規模較以往大幅增加,債券年期更多選擇。有分析估計,本港人民幣資金持續增加,惟資金苦無出路,因應市場對人民幣產品需求強勁,發債規模可能達100億元或以上。

  香港大公報報道,市場人士透露,財政部最快於8月中旬在港發行國債,發行對象仍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並繼續向個人投資者銷售部分短年期的國債。另外,機構投資者部分將會再次採用金管局的債券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招標,發行期限將在之前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以更好的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本港首隻人民幣債券於07年歷史性登陸香江,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踏出重要一步。初期發債體均為國開行、進出口銀行、中銀(03988)及工行(01398)等內地主要銀行。09年中國政府透過財政部首次在港發行國債。首批國債總額為60億元,分別有2、3及5年期,其中2及3年期為零售部分,機構投資者部分為3及5年期,3個年期國債息率分別為2.25、2.7及3.3厘。

去年國債發行規模加碼至80億元,並出現兩大突破。第一,債券年期除以往的2、3及5年期之外,新增10年期債券,旨在進一步確立本港人債市場的孳息曲線。第二,機構投資者部分,首次採用CMU進行投標,由市場參與者出價訂出國債息率。然而,由於人債產品一向供不應求,3年期國債息率錄得創新低的1厘,5年及10年期亦低見1.8及2.48厘。為避險零售部分吸引力不足,2年期零售債券息率為1.6厘,較3年期機構投資者部分的債率為高。

本港人民幣存款持續增加,到6月底止已突破5500億元,較去年底的約3100億元,增加接近八成,而與去年同期近900億元比較,增幅更超過5倍。有分析估計,本港人民幣資金持續在港囤積,惟缺乏相關產品令頭寸苦無出路,故相信第三批國債有機會加碼至100億元或以上。

外電《道瓊斯》早前報道,新一批國債將會首次發行更長的15年期,進一步優化本港債市的孳息曲線。分析指出,更多元化的債券產品面世,有利市場發展更多種類理財產品及投資工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