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科學院啟動新疆洪水調蓄項目 將變水害為水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9 11:24:36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中國科學院“新疆洪水調蓄與地下水儲備戰略”項目日前在此間啟動,中科院專家開始對新疆洪水可調蓄潛力進行評估,為新疆發展規劃提出地下水儲備戰略與水資源利用的科研、政策與工程建議。

  新華社報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汪集暘介紹,“新疆洪水調蓄與地下水儲備戰略”項目將通過分析氣候變化對新疆水資源的影響,評估洪水可調蓄潛力,探索攔蓄洪水-地下水庫建設的有效途徑。

  汪集暘說,新疆獨特的山盆相間的地貌格局決定了冰川水資源舉足輕重的作用。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過去40年間,新疆1800條冰川的總面積縮小了12%。新疆山區徑流量自1986年起呈現增加趨勢。現今這些冰川消融正盛,估計在今後50年,只要保持升溫,冰川融水量仍會維持。但是冰川一旦大量消融,將對新疆產生重大影響。

  同時,新疆又是洪水多發地區。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新疆融雪型洪水發生的概率增加,常常以“潰壩”的方式出現。這些洪水常常耗散在上中游的荒漠中,得不到有效利用。如果將退縮的固體水庫產生的出山徑流增量,特別是以洪水形式出現的流量加以人工調蓄和資源化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緩解氣候變化下冰川退縮消亡帶來的水資源危機。

  2006年至2008年,中國科學院組織實施了“新疆地下水地表水聯合開發利用”項目,尤其新疆水利部門在台蘭河開展的地下水庫的試驗示範工程取得多項技術成果。“新疆洪水調蓄與地下水儲備戰略”將在此基礎上對新疆洪水調蓄利用和地下水庫建設提出建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