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延坪島炮聲背後的“核”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1 11:46:29  


去年11月,延坪島遭朝鮮炮彈襲擊,並造成韓軍傷亡。圖為延坪島各處在遭到數十發炮彈攻擊後煙火四起。(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在經歷了一輪朝韓、朝美互動之後,朝鮮表示將無條件參加六方會談,韓國向朝鮮災區送去五十億韓圜的生活必需品和醫藥品之際,由2010年內一度出現劇烈動盪甚至瀕臨戰爭邊緣的朝鮮半島形勢正在轉暖。可是,就在這時,延坪島又聽到了炮聲!

  大公報今日刊登施君玉的評論文章稱,這次炮擊如果換在別的地方,並不會吸引多少眼球,因為朝鮮戰爭1953年停火後,美國代表聯合國與朝鮮簽署停戰協定而非和平協議,所以朝韓迄今處於“交戰”狀態,擦槍走火本不值得奇怪,何況此次只是向海開炮,沒有造成傷亡。

  但因為“延坪島”這三個字,意義就不一樣了。大半年前那一幕至今仍讓人震驚:去年11月23日,當天朝韓互轟280餘發炮彈,韓方稱在炮擊中韓方死4人,傷18人。炮擊後,朝韓關係繼3月份的“天安”號事件後進一步惡化,“延坪島”自此就成了橫在朝韓之間的一道坎。

  朝韓對該海域的劃界本就有爭執,朝鮮戰爭停戰時只在陸地上劃分了南北軍事分界線(三八線),此後,聯合國軍單方面劃定了一條一百五十海里的朝韓海上分界線,即“北方界線”。一九七六年朝鮮自行劃定一條“南方警戒線”,一九九九年宣布韓方的“北方界線”無效。據統計,停戰之後,朝韓雙方在“北方界線”附近就發生了470多次有規模的衝突。雙方領袖要維護國家主權,樹立在民眾中的威信,自然不會容忍對方在“領海”附近搞小動作。

  文章稱,事實上,朝鮮去年炮擊之前,韓方正在該海域附近進行“護國演習”(韓其後稱是進行例行射擊訓練),朝方發文要求韓軍停止,韓未理會,遂有炮擊之事。無獨有偶,此次延坪島海域炮擊,也與韓美演習有關。美韓將於本月16至26日舉行“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這個演習往年都將重點放在防禦,但韓聯社曝料,稱美韓在演習時將組成一支“特別行動隊”,將以“探測和摧毀朝鮮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假想目標。由防禦轉為進攻,性質就變了,何況還與“核武”有關。

  朝韓之間的緊張,表面看是一次衝突事件,但其實背後都有“核”影。朝韓仍處“戰爭”狀態,朝韓、美朝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多邊安全機制難於建立,六方會談已近三年沒開。作為弱勢方,朝鮮把“核武”當做是阻遏美韓進攻的“終極武器”,也是它在談判中的最大籌碼,美韓軍演打“核武”的主意,朝鮮自然緊張,朝中社在韓聯社曝料的當天即疾呼:絕對不允許(美韓)肆意撒野。

  文章表示,當前,奧巴馬政府吸取了布什單邊主義、理想主義的教訓,已重新樹立美國外交現實主義的風格,美國國內經濟正在“二次衰退”的邊緣,政府要承受十四萬億的巨債,對外會慎重使用武力,韓國也不願數十年發展的成果付之東流,而朝鮮也正尋求對外開放的通道,敵對三方均缺乏發動全面戰爭的意願或能力,最後必然會回到談判桌前,延坪島海域傳來的炮聲只是這個大趨勢前的一個不和諧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