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期日世界報:美債危機讓中國陷入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1 17:48:14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德國《星期日世界報》8月7日文章說,羅馬在為國家債務戰栗發抖。柏林在為歐元神經緊張。華盛頓在為經濟擔驚受怕。西方世界害怕墜毀,不,它已經陷落了。相反,在中國,人們可以輕鬆地看待未來:經濟在增長,國庫堆放著大量資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攀升至新高。中國似乎是這場美國和歐洲危機的獲益者。而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喜歡贏家,他們把錢投資到中國。

  然而北京並沒有心情慶祝。那裡的人對金融市場的看法至少和西方國家一樣緊張。因為中國和過去一樣依賴美國和歐洲。雖然北京試圖逐漸擺脫依賴,但是迄今為止該努力鮮有成效,因此對西方經濟的依賴有可能成為這個國家最為嚴重的問題。因為投機者眼下也轉而對人民幣進行投機。他們賭中國也會被捲入這一旋渦——這對投資者當中的中國支持者產生了糟糕的影響。

  星島環球網消息,該文章說,中國的根本問題是直到不久前還被視為它最大優勢的東西——外匯儲備。眼下據央行統計這一數字為3.2萬億美元,其中約三分之一投資在美國國債上,華盛頓圍繞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激烈爭吵以及達成一致後市場的暴跌表明了這一戰略的危險性。問題是:人們沒有其他選擇。

  自2005年以來一直在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研究中國人海外投資行為的史劍道說:“中國人陷入了兩難境地,而且短期內他們無法解決。他們沒法把錢投到其他地方去。”史劍道認為,不管怎樣,歐洲不是個可能的選擇:“歐元區太小,無法接納這麼大的資金量。”雖然這個共產黨政府向多個歐洲危機國家譬如葡萄牙或匈牙利承諾,以購買國債或提供貸款的方式予以援助,但是鑒於北京必須在資本市場上安置的資金龐大,這些投資的金額沒有什麼分量。“出於同樣原因,黃金和石油也不是可能的選擇”,史劍道說。

  由於出口盈餘,每個月底北京國庫都會多出幾十億至數百億美元。

  鑒於美國和歐元區國家極高的債務水平,這成了過剩問題。但政府必須把錢花到什麼地方,因此它成立了無數個基金和機構在海外進行投資,或者是把它們分配給中國公司,讓它們在境外收購企業。但這也並不容易。

  最後,中國政府只剩下一個選擇:減少製造外匯盈餘.他們也正在努力這麼做——通過更多地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使用本國貨幣的方式。

  的確,這聽上去有點荒謬: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眼下正在產生與政府目標相反的效果。美元儲備增長沒有因此而變緩,反而是更快了。

  解釋很簡單:所有人都認為,人民幣將升值。因此任何一個貿易夥伴都最願意持有人民幣。相反,中國進口商願意以人民幣從國外購買商品,因為人民幣的確在不斷升值——他們要支付的賬單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小。結果是,人民幣從中國流出,而美元進入中國的速度仍舊沒有減緩。

  只要人民幣緩慢並持續升值,這種模式就能正常運轉。但是眼下恰恰對此有了初步懷疑——這正是因為中國對西方金融市場發展的依賴,因此眼下有各種各樣的投機者公然出擊人民幣。例如紐約投資顧問公司賓維爾資產管理咨詢公司的卡倫.湯普森說:“我們寄希望於人民幣匯率暴跌。”

  湯普森目前還屬於少數人之一。但如果他的看法成為現實,金融市場就會出現新的騷亂。而且,那樣的話一個重要的、投資中國的論據就站不住腳了。因為迄今為止投資者不僅從行情上漲中獲益,也從貨幣升值中獲利。如果這一趨勢逆轉,額外的利潤也就沒了。屆時金融市場風暴中的最後一個堡壘也就倒塌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