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貨幣直航”不遠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5 10:43:35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台灣“中央銀行”昨天以“問與答”的方式公布三頁半新聞稿,針對“人民幣開放業務”,公開兩岸協商貨幣清算機制過程,強調下半年將與中國人行洽談“貨幣清算機制”,似乎預告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協議不遠了。 

  世界日報報道,過去兩岸飛機須繞道第三地才能降落,直航即直接對飛;兩岸清算機制協議,使得人民幣與台幣可“直接匯兌”,猶如“貨幣直航”。 

  不過,央行又花了相當大篇幅說明兩岸貿易直接以人民幣結算的“壞處”,因為直接結算,台商所得匯價差不多,不能減輕匯兌成本,但台方廠商卻要負擔全部匯兌風險。 

  兩岸如果簽訂貨幣清算協議,台灣的銀行就能開設人民幣帳戶,民眾才能到銀行存及借人民幣,廠商最關心貿易結算使用人民幣一事,也能獲得解決。 

  “中央銀行”副總裁周阿定昨天說,兩岸簽訂貨幣機制最大好處,就是確認台灣的銀行收取的人民幣資金,能有順暢的投資去路。 

  央行仔細交代兩岸協商清算機制的過程,去年10月,央行派出密使到北京,與人民銀行代表洽談貨幣清算相關議題;今年3、5、8月三度與對岸聯繫,中國方面告知下半年擇期商。 

  據了解,兩岸貨幣清算協商只差臨門一腳;不過,由於時序進入“總統”大選熱季,貨幣清算協議簽署涉及“主權”概念,在政治因素干擾下是否能簽署,仍難以預測。 

  至於外界認為以人民幣結算,將減輕可觀匯兌成本與風險,央行新聞稿卻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貿易,無論以美元或人民幣結算,都無法降低匯兌成本。 

  央行說,交易雙方都使用同一貨幣才能規避匯兌風險,例如德國與法國都是用歐元交易;如果兩岸貿易使用人民幣,那麼台灣進出口商收了人民幣之後,換回台幣時,就有匯率風險;而且台幣與人民幣都是國際通用貨幣,兩種貨幣匯兌,必須透過美元或歐元等第三種貨幣換匯,交差換匯的結果,與直接結算差異不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