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滯脹時代 持久深刻影響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7 00:16:25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財經網》刊載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的文章,歐美政府提振經濟無計可施,只能再次量化放鬆,其後果不是滯脹就是陷入日本式的流動性陷阱,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是持久和深刻的。

  本次美歐債務危機並非新一輪危機的開始,而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延續。上次是政府用主權信用去置換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使市場暫時得到穩定。但現在政府負債累累,刺激經濟手段匱乏,增收減支又困難重重,最後引火燒身,政府自身信用陷入危機。此刻,對於經歷了兩輪量化寬鬆、財政面臨絕路,政治上陷入競選僵局的美國來講,形勢嚴峻程度可能並不遜於主權債務危機向核心國擴散的歐元區。短期內,歐美政府對於提振經濟似乎無計可施,只能再次尋求量化放鬆政策。其後果不是滯脹就是陷入日本式的流動性陷阱,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是持久和深刻的。

  歐美債務問題實為08年金融危機的延續

  美國自雷曼兄弟倒閉之後,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奧巴馬上台任命新財長之後,採取了積極的干預金融市場措施,為AIG、花旗等金融機構注資等,暫時穩定了美國金融機構接連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但實際上,除救助之外,美國政府並未找到其他能夠帶領美國經濟走向復甦的真正的辦法,只是成功的將私人的債務危機轉換成國家債務危機。在此期間,美聯儲雖然分別於2009年與2010年先後推出兩輪量化寬鬆政策,但最終對美國實體經濟復甦收效甚微。美國第二季度GDP僅增長1.3%,同時美國商務部將把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由預估的1.9%大幅向下修正為0.4%。另外,二季度消費支出增幅僅0.1%,達到為兩年來的最低水平。對於消費主導的美國社會來講,國內消費不旺,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都顯示了美國尚未從金融危機中恢復,經濟增長仍然缺少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