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航局:“航班關艙門30分內起飛”純屬誤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6 14:02:02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雷雨季節頻繁出現的航班延誤中,關艙門後長時間等待成為旅客投訴的焦點。昨天,記者從民航部門獲悉,網上流傳的“關艙門後30分鐘須起飛”的“新規”純屬誤讀,只能在天氣和空中管制狀態正常的情況下才可能。目前,空域資源緊張仍是影響航班正常率的重要因素,民航正在評估提高首都機場高峰小時起降容量的可行性,每小時航班起降量有望從83架次提升至93架次。

  此前,民航局高層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強調,在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先安排飛機起飛,並確保已關艙門的航班在30分鐘內起飛。出現大面積航班延誤時,由空管部門盡快提出恢復計劃以及二次放行計劃,主動協調軍方開放臨時空域和臨時航線,並與航空公司運控部門認真監控實時飛行狀況。

  民航華北空管局相關負責人昨天解釋說,航班關艙門後30分鐘起飛並非適用於所有條件,尤其在雷雨天氣、航班大面積延誤時,航班正常率必須服從於航空安全。據透露,目前首都機場的航班正常率統計,只要按機票標注時間關艙門,並在30分鐘內起飛的航班都算正點,因為流量控制壓力太大,航班必須客齊、關艙門後才有資格申請排隊等待放行。

  空域有限而民航客運量超常規增長,流量控制自然不可避免。作為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手段,流量控制在航路擁擠時對航班進行調控,以保持航班之間足夠的安全間隔。據民航局統計,近幾年,流量控制導致航班不正常的情況有所增長,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16.8%上升至2010年的27.6%,特別是北京以及珠三角等地繁忙機場這種情況更嚴重。

  7月份從首都機場搭乘國航航班飛往莫斯科的王女士,就遭遇了流量控制的麻煩。“本來應該13時45分起飛,結果上了飛機一等兩小時,快16時才起飛,客艙服務員連水都不送,把我們餓得頭暈眼花。”她有些納悶兒,機長反覆強調流量管控,當時天氣確實也不太好,但明知道一時走不了幹嗎讓旅客那麼早登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