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民進黨中生代對蔡英文的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7 08:26:19  


幾日內,連續多名黨內中生代向蔡英文發難,是值得玩味的現象。
  中評社台北8月17日電/民進黨中生代最近連續對蔡英文提出質疑。前“立委”郭正亮認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太抽象”;“陸委會”前副主委游盈隆認為沒有陳水扁的選舉“很無趣”,並批當今黨內領導人無法帶來台灣人的“光榮感”;前扁辦主任陳淞山則直言,蔡英文的十年政綱恐將淪為“空心政見”。

  聯合報社論指出,綠營中生代對蔡英文發出這樣的疑問,並不奇怪;事實上,外界對蔡英文一貫保持的“政見模糊”,早提過許多批評。比較有趣的是,從這些來自綠營內部的質疑,人們也看到了民進黨中生代內心的焦慮和矛盾;尤其,當若干中生代竟開始公開“懷念”陳水扁,可見他們對蔡英文乃至民進黨走向的迷惘,比一般民眾深得多。

  蔡英文二○○四年才入黨,由於不曾參加過民進黨草莽年代的激烈衝撞或街頭抗爭,她可以輕易切割民進黨的歷史沾染,也因此在一般民眾眼中有一種恍惚的魅力。然而,這位黨齡才七年的主席,又準備選擇一位神祕的無黨籍搭檔代表民進黨出征;就算兩人明年幸運打下了天下,未來民進黨會不會被這對陌生人“金蟬脫殼”,這恐怕是很多綠營人士心中的憂慮。連獨派大老辜寬敏都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沒內容”,可見蔡英文政見之“空洞”確讓各方不安;只是藍營有藍營的不安,綠營有綠營的不安。

  更耐人尋味的是,蔡英文的含混模糊,究竟是“不願說”、“無法說”,或者是根本“說不出來”?如果她的低調曖昧,目的是在保持一個比較大的想像空間,避免過度具體的主張反而引發黨內外的批評及反彈,或許還能理解。但如果她裝腔作勢的抽象高調,其實只是因為自己和團隊找不到合理與正當的對策;那麼,她的造作閃躲,恐怕就是名副其實的“空心菜”了。就現實觀察,後者的可能性似乎還高一些。

  幾日內,連續多名黨內中生代向蔡英文發難,是值得玩味的現象。蔡英文經激烈的提名爭逐勝出,迫使民進黨“天王”和“大老”的一代喪失了發言資格;但不少學運世代出身、且自認有過戰功的中生代,卻不能忍受民進黨為了選舉竟扭曲到連政策都不敢說清楚。尤其,他們在選戰中被推到邊緣位置,聽不到主帥營帳呼喊的是什麼口令,看不清綠旗上打的是什麼字號,當然有滿腹疑問要發。

  在觀察這些中生代質疑蔡英文時,不可忽略的一點是,他們在言談中流露出來的對陳水扁的懷念,包括對蔡英文造勢能力遠不及陳水扁的擔心。郭正亮說,蔡英文“政策霧濛濛,選民稀落落,選戰冷颼颼”,應借鏡“陳水扁兵法”炒熱選情。游盈隆的說法更露骨,他聲稱“陳水扁讓身為台灣人感到很光榮、很驕傲”,還說那些掌握黨機器卻切割陳水扁的人,“絕對是迷惘、糊塗的人,是耽誤台灣前途的人”。

  社論續道,我們不知道蔡英文為何抓不住這些黨內中生代的心,但游盈隆的說法,似顯示三年多的政黨輪替對民進黨沒產生任何警惕作用。否則,陳水扁的貪腐“誤國”惡名舉世皆知,游盈隆怎還能說出陳水扁讓台灣人感到驕傲的話來?的確,有陳水扁的選舉會比較“有趣”;但別忘了,陳水扁的渾身解數,都是建立在“只求勝選、不擇手段”的前提上,也因而不顧後果、不計社會代價。如果今天還在追思緬懷那樣的政治氛圍,台灣的民主如何會有進境?

  隨著這股“批蔡”潮而湧至的“懷扁”風,反映的是民進黨一批中生代的嚴重失落感。他們不能忘情自己追隨陳水扁征戰的榮光,卻略過了陳水扁給民進黨帶來的可恥和不名譽;他們掛慮著民進黨可能失去了方向,但眼光卻是在錯誤的舊日中尋找答案。這其實不止是綠營中生代的問題,恐怕也是整個民進黨的逃避與徬徨情結;而蔡英文的支吾曖昧,亦是反映了其中的一隅。

  綠營中生代對蔡英文的質疑,其實是整個民進黨要共同回答的事。但如果不能誠實面對執政八年的腐敗和醜陋,誰又能幫他們找到答案?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