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媒體:美債綁架全球經濟復甦 需解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00:23:12  


 
  比如,較大的一次是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面對各國爭相拋美元兌換黃金的要求,美國宣布中止黃金和美元掛鈎。最終,美國以拒絕履行對他國義務的方式渡過了此次危機。第二次是20世紀80年代美元匯率的急劇升值,由於美國出口受阻,製造業衰退,承受大量貿易逆差。1985年,美國政府與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訂立“廣場協議”,通過逼迫日元等貨幣大幅升值的方式,緩解了本國的經濟困難。

  美債風險威脅全球經濟

  如今,美國也在採取向外部施壓、而非內部調整的處理方式來解決金融危機。類似逼迫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全球通脹的局面出現,都在悄然實現著危機的轉嫁。從目前看,美債風險始終是懸在全球經濟之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美債如何削減是影響未來全球經濟穩定的關鍵因素。甚至可以這麼說,全球經濟都在看美國的臉色行事,美國債務“綁架”了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

  “借債成癮”削弱信用

  3年之前,美國選擇了用“國家信用”代替金融系統可能走向崩潰,把金融危機中個人、企業的負債“收歸”到國家,實現了“個人負債模式”向“國家負債模式”的“債務升級”。如今,美國長期以來的“借債成癮”癖好也正在蠶食著美國的信用。

  憑借美國綜合實力第一和經濟、軍事實力第一等種種優勢,美國估計不會選擇主動“賴賬”,但類似“隱形違約”等途徑,卻是美國巨額債務稀釋的慣用伎倆。這種損人利己的“耍花招”方式,已經不止一次地消耗了美國的國家信用,讓美國信用在世人面前大打折扣,導致美國在全球的威信日趨下降,而這正是美國霸權走向衰落的內在邏輯。
債務形成

  政策根源——赤字與減稅築高債務

  美債發展到今天,其實有很深的財政政策根源。在擴張性財政赤字政策下,美國經濟獲得了很多好處,但一直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這是形成美國政府“借債成癮”的重要政策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