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媒嫌拜登訪華“好話太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15:54:50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副總統拜登今天結束訪華前往蒙古,臨行前一天,他把一句“美國永不違約”的承諾留給了中國。在美國媒體看來,拜登在華這幾天“一直都在承諾”,一些不喜歡美中走得太近的人認為,拜登好話說得太多,令華盛頓看上去“很軟弱”。拜登訪華是來討好中國嗎?勾起國際媒體這種猜測的是他在華展開的魅力攻勢——將中美關係定性為“良性競爭”,到有北京特色的民間小館施展“炸醬麵外交”,俄羅斯《消息報》甚至據此將拜登看做“中美戰略軸心的支持者”。但在中國學者看來,中國遠沒強大到讓美國討好的地步,甜言蜜語不會是中美關係的全部。就在拜登吃麵的照片登上中國各大媒體同日,佔據美國媒體更顯要位置的卻是中美籃球隊員鬥毆的照片。這一體育事件上週末被美國輿論披上一層層政治外衣,甚至誇張地和“中國愈加強硬”扯到一起。《福布斯》網站提出一個關乎未來國際格局的懷疑——中國,你變了嗎? 

  拜登給中國留下承諾 

  “中國人民應該放寬心,你們很安全”,拜登21日這一言論出自他在四川大學所做的演講。美聯社稱,拜登在演講中大談美中關係重要性,稱美中是世界經濟兩台最大的發動機,“我們合作越多,受益越多,整個世界也會受益越多”。他還表示,美中雙方有競爭,但是種良性競爭,而雙方“最大的分歧也許就是人權”。他呼籲中國政府珍惜與學生、民眾溝通的機會,稱“自由能開啟人的潛能,若無自由,只會令社會動盪不安”。以往,美國高層領導人談及“中國人權”常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但21日國際媒體報道拜登演講時大多用另一句相同的引語作標題:“美國永不會債務違約”。

  法新社說,提升最大債主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是拜登訪華的核心目的。美國《洛杉磯時報》說,為做到這一點,拜登在演講時告訴台下約400名中國聽眾,絕大多數美國債券事實上在美國老百姓手裡,美國一定會重視保護中國對美債的投資,“美國過去沒有違約過,今後也永不會違約”。《洛杉磯時報》說,拜登在北京期間幾乎每天都對中國領導人做類似承諾,而當他來到四川後發現,他還是要繼續做同樣的承諾。

  拜登對中國的訪問成功了嗎?英國廣播公司稱,除挽回中國信心這一首要目的,拜登還有加深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瞭解的任務。據熟悉情況的中方人士介紹,拜登對此次訪華頗為滿意。但在美國國內,一些人指責他對華“過於討好”。

  美國《福布斯》網站說,拜登對中國領導人表示,50年或100年後,歷史學家和學者們將會根據是否能夠建立一個牢固、永久、友好的工作關係來評判我們。對美國來說,沒有比緊密的美中關係更重要的雙邊關係。但文章認為,拜登此言“完全錯了”,歷史學家和學者評判美國的依據,將是它能否建立通向全球繁榮與和平的自由的國際體系。“拜登向中國人大談中國如何重要,只會刺激中國人原本已過於膨脹的自我意識。” 

  “尊重是種雙行道”,美國《堪薩斯城星報》呼籲美中領導人都能記住這一點。文章說,如果中國領導人像此前中國媒體指責美國那樣指責拜登,副總統應回敬說,中國投資美國債券並非出於好心,而是因為美債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有保證的投資標的。拜登還應該告訴中國,美國人如何不渴望使用中國製造的有缺陷輪胎,如何不想使用中國製造的偽劣電子產品,但這些話他必須謹慎地說,因為處理如此重要的美中關係需要敏感而精細的外交。

  法新社注意到,此次中美高層交流的氛圍並無劍拔弩張,反而非常和諧,中國總理溫家寶還表達了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俄《消息報》說,不僅如此,拜登在與中國領導人加強私交方面也成功了。文章說,拜登已表示明年不參加副總統競選,而有可能成為美國新國務卿,如果成真,拜登很可能會在世界事務中推動他一直謀求建立的“美中戰略軸心”。

  日本《信濃每日新聞》則這樣總結此次拜登訪華:美中既相互試探,也都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發言,總體上可以看到中國姿態強硬,美國應對柔和,給人留下“兩國力量逐漸發生逆轉”的印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